2015年第七届王选项目奖申报通知

2021/12/30-04:43 来源:

中 国 新 闻 技 术 工 作 者 联 合 会

中国新闻技联【2014】通字07号 签发人:谢胜和

关于申报2015年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项目奖)

通 知

各会员单位、各位会员: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根据2014年工作计划,将开展2015年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项目奖)评选活动。“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是中央国家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之一,以服务于我国新闻事业,激励数以万计的新闻科技工作者,努力创新传媒科技为宗旨的。奖励活动在“中国新闻技联”积极组织下,得到全国媒体和会员单位的领导和广大新闻科技工作者的支持、重视和踊跃参与,为我国新闻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传媒的战略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本届申报“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项目奖)的项目,应体现出近二年来我国新闻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尤其要着重奖励那些在新媒体技术创新、应用和战略转型项目,在国家新闻技术标准的推广和应用方面有突出成果的项目。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办好这次评选奖励活动。进一步营造出一个激励创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更有力地推动我国新闻科技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热忱希望“中国新闻技联”的会员单位接到本通知后,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本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项目奖)的奖励活动。本届奖励活动的申报、评选等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申报2015年第七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项目奖)的相关事宜: 1、申报条件: 1) 凡“中国新闻技联”会员单位,符合《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和《王选新闻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规定的奖励范围的项目,均可申报参评。申报与推荐按任务来源和隶属关系,逐级上报。《王选奖奖励条例》和《王选新闻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有部分修改,请上“中国新闻技联”网站查看,网址:www.capt.cn2) 受理自2013年1月1日以后验收或鉴定的科技项目。申报项目应自验收或鉴定后实际正常运行半年以上(申报一等奖的项目应由相当于司局级单位组织的技术验收或技术鉴定并需正常运行一年以上)。3) 每届每个会员单位申报项目奖的总数不能超过5个,其中申报一等奖不能超过2个。申报单位的名称必须与会员单位名称一致。4) 要求各推荐单位对会员单位申报奖励项目一定要按《奖励办法》的要求,应查核申报材料的完整、真实、可靠,提出属实的推荐意见,严把推荐关,并对推荐的一等奖项目给出排序。5) 特等奖项目的推荐不由单位申报,由评审委员会从一等奖项目中推荐出特等奖候选项目,再由专家组对特等奖候选项目进行评估,将评估结论报理事长办公会议审定。6) 申报项目的申报条件等具体要求详见“中国新闻技联” 网站 www.capt.cn上的 2015年版《王选新闻科技奖》(项目奖)的《奖励办法》。7) 评选结果将在“中国新闻技联” 网站 www.capt.cn上公布。2、申报程序: 申报者首先要填写《推荐书》(请从“中国新闻技联” 网站 www.capt.cn网上下载),并附上申报规定的技术文档,经推荐单位查核并提出属实的推荐意见,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归口向“中国新闻技联”奖励办公室申报。3、申报的技术文档:技术文档应包括立项报告(或项目任务书)、研制报告(或项目系统设计书)、项目技术报告、项目技术验收(或技术鉴定)报告、用户使用报告、技术查新报告(申报二、三等奖者可不提供)等六个文件。4、所有申报材料必须装订成册,需一式2份,并提供一份所有申报材料的电子文档(光盘方式)。5申报注意事项:1)申报“一等奖”的项目,请在推荐前与奖励办取得联系,以便做好申报的准备工作。2)一定要按照《推荐书》及技术文档的“填写说明”要求撰述所有申报文件。3)申报材料寄出后,请及时与奖励办电话联系,确认其项目申报的接收。6、申报截止日期:2015年4月15日, 逾期不予受理。7、奖励:对获得特等奖、一、二、三等奖项目和完成人颁发荣誉证书及奖盘,以资鼓励。二、联络方式和联系人:1) 奖励办联系人: 李鹏翔 黄国琳(广电)联系电话: 李鹏翔 010-63073390 13701226880黄国琳 010-63073447 139105649422) 材料寄送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97号东401 (100031)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收传 真:(010)63073452 E-mail:capt@xinhuanet.com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合家幸福!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