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

  • 优秀论文奖
  • 文章作者: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21/12/30-04:43 阅读: loading...

    李晓东 王仝杰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监管中心)

     

    摘要: P2P网络视听节目是当前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一种重要传播形态,用户多,影响大。本文介绍了P2P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的组成、总体功能、软件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该系统的建立为P2P网络视听节目传播业务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P2P网络 视听节目 监管 1. 引言 P2P网络又称为对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架构,与传统的C/S体系架构相比,具有节省带宽和硬件资源、传播广、扩散快的特点。C/S网络中,数据存储集中化,网络拓扑呈星状结构,由位于网络中心的服务器为客户端提供服务,系统的性能完全依赖于中心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带宽吞吐能力。P2P网络中,数据内容分散在每个节点上,每个节点即是客户端,同时又作为服务器向其他用户提供资源与服务。C/S网络和P2P网络的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P2P网络不是单独的物理网络,而是依托于互联网上的覆盖层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用户(P2P节点)通过特定的协议连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 由于P2P网络具有缓解服务器压力、充分利用终端资源、避免单点失效等优点,P2P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语音通信、集群存储、文件共享、分布式计算、网络游戏、流媒体直播/点播等。同样,由于视听节目大文件的特点适合采用P2P技术进行传播,BT、电驴等P2P网络视听节目共享下载类以及P2P流媒体在线播放类业务很快成为了P2P技术在互联网上的主要应用。据统计,50%以上的互联网流量为P2P应用,其中一半以上是视听节目文件数据,一些P2P播放器的用户超过2亿,同时在线人数达到几百万。 P2P视听节目文件共享下载和P2P流媒体直播/点播作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加强监管非常重要。 2. 系统组成 针对P2P网络视听节目的传播形态,P2P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P2P文件共享下载和P2P直播/点播。其中P2P文件共享下载子系统包括对BT(BitTorrent)下载、电驴(eDonkey/eMule)下载、迅雷下载等监管,P2P直播/点播子系统是针对主要的直播/点播系统的进行监管。系统组成如图3所示。 3. 系统总体功能 系统能够自动发现P2P网络视听节目源,对特定节目的传播扩散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P2P网络视听节目发现:对主要P2P文件共享网站和直播/点播系统进行搜索,获取网站主要关联信息、所含共享视听节目文件数量、每日新增文件数量以及每个视听节目文件的相关信息等; 节目集中监控:对P2P直播/点播系统的播出节目进行多画面、多用户集中监控,自动切换控件,自由切换节目; 扩散监控及GIS显示:对指定的P2P网络视听节目进行传播扩散监控,发现下载者或观看者的节点IP地址和端口信息,定位传播源并动态跟踪,采用GIS技术,对扩散监控发现的节点信息在地图上进行地理定位,直观显示P2P网络视听节目的传播分布情况和分布密度; 统计分析和查询:对P2P视听节目进行分类管理和统计分析,支持对视听节目信息的在线和离线查询; 总控管理:建立统一的任务调度平台,对系统资源、监管任务、用户权限等进行统一管理和配置。 4.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为实现P2P网络视听节目发现、集成监看、扩散监控、数据统计分析及查询等业务功能的要求,系统软件设计采用层次逻辑结构,分为:信息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总控管理层。如图4所示。 其中,信息采集层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为系统提供最基本的原始数据,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后台分析、处理,总控界面层为监管人员提供人机交互接口,实现各类功能的数据操作和分析处置,各逻辑层在统一任务调度平台的管理下协调工作,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 (1)信息采集层 信息采集层包括网站信息采集、节目信息采集和节点信息采集等模块,实现对P2P文件共享网站和P2P流媒体发布系统相关属性信息的获取,并将这些信息存入数据库,同时对各个网站进行周期性搜索,获取该网站发布的所有P2P文件共享或直播/点播节目,对于指定的节目,与tracker服务器建立连接,获取节目列表、P2P节点等信息。 (2)数据处理层 对从信息采集层获取的网站信息、节目信息、节点信息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按照统一标准的格式入库。同时从网站、节目、下载用户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确定热点网站、热点节目等,对节目进行分类和统计,为监管人员提供各种查询和分析处置服务,掌握P2P网络视听节目整体情况、扩散分布和传播动态。 (3)总控管理层 总控管理包括监管数据统一显示、查询和分析处置、GIS定位、扩散监控、系统管理等功能,对整个监管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配置,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提供数据查询和处置交互窗口,并实现监管结果的统一呈现。 (4)数据接口 与外部系统进行监管规则的接收和监管数据的共享。 5.系统关键技术 5.1 兼容多种协议的P2P网络视听节目高效采集器 系统整体架构能够兼容各种P2P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形式,包括P2P直播、P2P点播、P2P下载等,并能够兼容多种协议,包括BT协议、Ed2k协议、KAD协议等,采用具有高可扩展性的开放层次体系结构,模块间通过抽象接口进行衔接,由统一任务调度平台进行调度管理,运行高效,并且能够方便的进行硬件设备能力扩充和监管对象的增加,如图5所示。 5.2 P2P网络视听节目传播扩散监控技术 构建客户端,加入到P2P网络,与节点管理服务器建立连接,并从中获取节点的相关信息,包括节点IP地址、传输端口、节点数据块信息等,对节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掌握P2P网络视听节目传播扩散范围和扩散动态。构建IP地址定位信息库,将传播节点IP地址转换为地理位置和经纬度信息,采用GIS技术定位传播节点分布和动态变化,如图6所示。 5.3 多画面、多用户集成监看技术 建立P2P网络视听节目多画面集成监看平台,能够在统一的页面中同时调用多协议的P2P视听节目,自动切换控件,自由切换节目。还可以利用组播技术,在监管内网进行组播发布,满足多画面、多用户集成监看。如图7所示。 6. 结束语 P2P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技术,不同于传统的WEB技术。针对P2P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需要采用互联网网络、P2P网络相结合的搜索策略,发现节目源,定位传播分布情况。建立P2P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有利于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业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荣,张洪欣,吕英华,雷振明. P2P网络的研究与进展. 电信科学,2oo8(3). [2] 李芸,P2P流量识别与管控技术应用研究,信息通信技术,2008(6).

     

    编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评论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