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收费手机应用的实现过程

  • 优秀论文奖
  • 文章作者: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21/12/30-04:43 阅读: loading...

    张强

    (上海证券报社)

    摘要: 当今,智能手机广泛应用,并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加快媒体转型,上海证券报社开发了《上证报资讯》手机应用。本文通过对该应用及其开发实现过程的介绍,探讨报业媒体开发手机应用应具有特点、内容,探索应用的系统架构、开发模式及项目管理几个特点。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资讯内容生产及展示、行情及数据展示、用户及订单支付功能及后台管理功能。针对移动资讯应用,本文认为,关注用户体验,做好项目控制,设计和开发要充分做好系统间的互用,是三个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字:手机应用,资讯收费,开发 
    1项目背景 当今世界,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被广泛应用,并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各类媒体都不能忽略的重要阵地。从单一的纸质媒体,向多种媒体的转变,是近年来报业变革的趋势。很多报社顺应这一趋势,推出了有很多优秀的应用,将纸媒的内容拓展到手机。然而,如何通过手机应用实现收益,大家还都在探索。 上海证券报社作为国内权威财经媒体,在对全媒体生产流程的再造后,希望通过一款收费阅读的手机应用,向更多用户提供优质的财经资讯服务。这就是《上证报资讯》手机应用。它包括IOS和Andriod两种版本。在这个应用中,以资讯作为重点,辅以证券行情和数据,为用户投资决策提供信息。其中部分资讯内容需要付费订阅,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购买。 
    2开发内容 本项目中,主要开发内容如下。 
    2.1资讯内容的实现 资讯内容一直都是上海证券报社的强项,在本项目中也作为重点。但手机应用的展现形式决定了这些资讯在加工时要注意在内容和形式都要符合手机的特点。同时,基于栏目以及组合的收费模式,决定了资讯的分类,将不仅仅按内容区分,还需要考虑用户对它的需要程度,或是资讯的价值。因此,生产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报社的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内,进行内容的采集、编辑,签发到全媒体中手机产品对应栏目。第二阶段,通过数据转换服务,由平台提供的web service接口,将更新的资讯提取出来,并对内容进行分析,从中提取如关联股票,相关行业等信息,并作上标签,作为待发稿件和内容一起放到手机应用数据库中。第三个阶段,由熟悉市场需求的编辑,对资讯审核,确定是否发布,是否应归属于收费栏目。发布资讯在手机应用中显示。 在应用中,资讯可以按栏目阅读,可以访问的栏目内容与用户购买情况有关。应用中可以根据关键字搜索资讯。在阅读资讯时,界面下部会显示该资讯相关股票的价格或指数的数值及涨跌情况。横向滑动,就可以实现资讯到股票行情的切换。这部分关联关系,由数据转换服务自动添加。.
    2.2行情及数据展示功能 股票行情功能主要是为用户投资决策提供必要信息,但不作为该应用的重点。市场上有很多专业的手机证券软件都提供十分强大、完备的行情功能。《上证报资讯》应用中的行情功能,主要针对用户阅读资讯后希望了解这些资讯关联的股票行情时,有一个简单快捷的服务,同时也避免有些用户手机上没有行情软件,无法获取这些信息的情况。 应用中的行情主要功能仅限于沪深股市的基本数据,市场行情数据,涨跌幅排行,一些常用分析指标,数据则包含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及公告等。手机横屏切换时,可以显示更多内容。资讯栏目中的内容,也根据与股票的关联关系,在相关资讯中显示,方便用户使用。 
    2.3用户及订单支付功能 为了与报社的整体战略一致,应用在用户管理上,利用已有的网站(www.cnstock.com)通行证系统,实现用户统一。但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在手机应用中,仍然提供注册、登录功能。用户基本信息都存放在网站通行证系统的用户数据库中,通过调用通行证系统接口完成。新用户注册通过通行证接口完成,网站已有的帐号可以直接用来登录。同时,应用提供游客身份,用户开启应用后,不需要注册,就可以使用,并可试用部分收费栏目。 针对手机应用本身,还有一些用户数据,则存放在系统自身的数据库中,如用户的登录记录,虚拟币信息,积分信息,充值记录,消费记录等,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员管理,不增加通行证系统负担。 应用为实现用户购买收费栏目,提供了购物车、商城、订单、充值、支付功能。用户可以在栏目上直接购买,购物车则为方便用户同时购买多个栏目或组合。商城则是所有收费栏目的展示,包括一些组合促销等。用户在生成订单后就可以支付。支付方式目前支持支付宝、银联这两种,也可也预先通过这两种方式向用户的账户充值。系统提供用户的充值、消费记录。订单到期前会提示用户续订。用户还可将一些系统内获得的积分兑换为虚拟币。 应用类似一个超市,收费栏目作为各种商品。收费栏目可以调整,或组合购买,给用户更多选择。 
    2.4后台管理功能 后台管理功能包括:系统设置、内容管理、用户管理、订单管理、客户服务、统计分析、广告管理。管理员操作记录等。 内容管理是针对全媒体签发的稿件进行审核,但不对内容进行修改,只决定是否发布,发布到收费还是免费栏目。 用户管理可以查看、修改用户的状态、虚拟币、积分等信息,基本信息则在通行证系统中维护。订单管理可以查看、修改用户的订单,包括帮助用户订阅、调整、退订等。 统计分析包括对用户访问的统计分析、订单的统计分析,主要是为了帮助销售人员了解产品及各栏目的市场反应,利于进行有效改进。 管理员操作记录。系统中,管理员分超级管理员和功能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只可以注册功能管理员并为其授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权限。功能管理员可以进行上述的内容、用户、订单等各项管理。所有的后台管理操作都记录日志,方便进行检查审计。 
    3开发过程 
    3.1概要设计阶段 项目立项后,首先进行的是产品的设计。项目组的组成不仅包含技术人员,还包含市场营销人员,通过市场销售人员直接向用户调研、汇总分析用户的需求,结合报社自身条件,初步理出产品的轮廓和重点,并形成软件需求说明书。之后,根据软件需求、功能清单,编写概要说明书。 针对手机终端的市场情况,andriod版应用兼容2.2或以上版本的触屏手机,iphone版本支持5.0或以上系统。作为同一个产品,设计开发时要求保持软件的操作界面和使用体验一致性,并且符合智能手机固有的操作习惯。Android版是基于Java语言进行开发,IOS版则采用C/C++语言开发,通讯协议层将采用Json协议。后台管理部分则采用J2EE的架构,采用WEB技术进行开发,操作上兼容目前主流的浏览器。 
    3.2详细设计阶段 详细设计阶段包括用户体验(UE)设计,用户界面(UI)设计;数据需求及形式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接口设计,手机端模块设计。 在详细设计初期,首先考虑的就是用户体验。项目组特别安排了专门做交互设计的人员,根据功能,讨论用户的操作流程,各种事件的可能性,在多次修改后,确定初步大致的系统界面。之后,通过专门从事UI设计的第三方公司,会同项目组成员一起,再次讨论修改,最终提交UI的设计稿。 在数据方面,手机应用中,资讯类型的数据考虑样式问题,采用html,一些股票相关的数据,在手机端用sqllite存放、使用,一些日志数据则采用压缩包方式提交。 系统主要分三部分:手机端应用,后台服务,web后台管理。 手机端应用(Andriod2.2+,ios5.0+),与后台服务间使用json,调用后台服务REST接口,全部采用post方式,除登录请求外,其他请求参数都需要包含用户token。Andriod版本内嵌第三方行情功能的SDK和用于支付的银联和支付宝的SDK。 后台服务向手机终端提供REST接口式。后台服务在数据库基础上建立Hibernate映射层,上层使用REST接口,对于非结构化数据建立全文索引服务。同时后台服务还调用报社已有系统的服务接口。从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获取资讯使用了全媒体平台提供的SOAP接口;从网站通行证系统,调用web service接口,进行用户信息获取、登录验证、用户注册;通过上市公司公告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库接口,查询、获取公司公告信息;通过上市公司F10数据库同步服务,获得上市公司股票代码更新、基本财务数据。常用的接口,根据请求频率及数据变更频率,在服务端做cache,以保证服务端承载能力和客户端响应速度。如资讯列表(分有授权列表和无权列表),资讯内容,公司公告列表,公司F10信息,商品列表,商品详细信息等。 Web后台管理调用后台采用XML,部分功能直接操作数据库。通过对数据进行查询和修改,实现各类功能。 应用中用到推送服务,IOS版本采用apple官方的解决方案APNS,andriod版本考虑网络环境问题,没有采用Google官方的C2DM方案,而则采用了XMPP(可扩展通讯和表示协议)。 
    3.3代码开发阶段 相比较详细设计阶段,代码开发就简单了许多。其中,首先开发的是后台服务接口和andriod版本,在基本完成后台数据库设计、服务接口开发和部署、andriod客户端的大部分功能,通过andriod版本及后台接口的调试基本完成后,才开始IOS版本的编码。由于在andriod版本中,需求变更及接口方面的问题已经解决,调试相对简单,IOS的版本开发相对较快。 
    3.4测试阶段 作为探索性的项目,项目组没有类似的产品开发经验,因此,在测试过程中,项目组根据用户反馈、实际产品环境,又进行了多次需求变更。这些变更,解决了一些在产品设计阶段没有考虑到或考虑不周全的问题,使产品更符合用户的需求或更好的用户体验。整个调试过程,按照PDCA循环,通过版本的迭代,实现功能的完善,弥补设计过程中的缺陷。同时,版本的迭代也使测试工作量大大增加。 因应用中涉及用户信息及用户付费,项目组特别安排对支付、订单模块部分进行特别的安全检查和测试,确保事务的完整性,在各类异常情况下都不会影响用户和报社的利益
    4项目关注点 回顾该应用的开发过程,我们认为,类似的手机应用开发应注意以下方面。
    4.1关注用户体验 手机应用,没有行业壁垒,任何公司都可以做。仅靠内容方面的独特优势,而缺乏好的用户体验也难以在众多应用中脱颖而出。因此,本项目特别重视用户体验。可以说,本项目不是个技术主导的项目,项目组中有更多话语权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营销人员、设计人员。 关注用户体验,首先是详细了解用户需要。项目组在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在产品可行性分析及项目概要设计阶段也多次征求用户意见,为用户做应用,而不是为报社开发应用。其次,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用户感受。设计、开发过程中UE、UI占主导地位,位置布局精心设计,注意操作便捷性,充分利用手势,专门设计快捷控件,符合手机操作习惯。再有,要关注细节。免注册进入、操作提示信息、到期提醒、续订、这些功能都是为了方便用户。 在技术设计开发过程中,项目组不仅关注功能的实现,还关注与用户体验相关的性能,流量等问题。通过多级缓存,减少响应时间;多次优化,合并接口,减少客户端请求次数;启用数据压缩、本地缓存检查更新机制,减少数据流量,这些方法来实现。 
    4.2做好项目控制 项目能否有效控制,决定了项目的结果。 范围管理:找准项目定位,明确重点,不提供不必要和过于强大的功能。手机应用与电脑上的程序不同,对于应用大小,内存开销都很敏感,因此,不是提供的功能越多越好,要做好取舍,只保留必要的,和能突出特色的功能。 质量管理:强化设计和迭代。好产品是设计出来的,好产品是迭代出来的,二者缺一不可。设计是基础,设计好了事半功倍,设计不好,后面可改造的空间有限。但设计时的信息有限,难免缺漏,因此需要通过后期的版本迭代不断修正完善,逐渐趋近目标。因此,项目中历时最长的过程不是编码,而是设计和调试、迭代过程。 相关人员管理:与其在软件提交后再让销售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大面积返工,不如把销售人员,设计人员作为项目相关人员,纳入项目组,在设计阶段就一起讨论。 
    4.3系统间互用 各企业内都有众多的IT系统,建新系统不应该完全独立,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平台和资源,简化系统结构,减少复杂性,不重复开发,达到减少开发量。这可能使系统间相互影响的相关性增加,因此要合理控制相关程度,保持松耦合特点。 本项目相关的报社内部系统包括全媒体生产管理平台(全媒体采编)、网站通行证系统(用户系统)、上市公司公告数据库、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这些系统中,除通行证系统因用户注册需要有双向数据交换外,其他系统,为保证松耦合,都采用的单向的数据读取,避免了数据冲突和干扰。第三方行情服务、支付系统(银联,支付宝,移动支付)这些系统,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系统,接口也比较规范。 同时,开发时必须考虑为今后扩展留出空间。andriod和ios不同平台的应用实现了后台接口的统一,并扩充对PAD版本的支持;虚拟币及积分兑换系统已经封装了标准接口,今后可以实现与网站其他系统间进行兑付、结算;统计分析留有数据提取和报表查询接口,可向内部管理系统提供有关用户信息数据。 应用开发只是完成了这个软件生命周期的前半段,后期需要各方面的运营支持。是否是个成功的应用,还需要用户的评价,市场的检验。通过付费阅读实现营收,只是报业向新媒体转型的途径之一,但利用移动设备传播信息,提供服务是必然趋势。希望本应用的实现过程对类似项目有所借鉴。
    编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评论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