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与技术应对
蒋慧钧
(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新闻媒体物联网的产业发展就技术而言,除了需要NGB基建网络的支持外,对于行业本身还需要一个庞大的全媒体服务平台进行运营支撑。本文将通过对物联网与新闻媒体的关联分析,探讨新闻媒体物联网的应用场景、技术架构和关键技术。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拓宽物联网的应用空间,促进业内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
关键字:物联网 智能媒体 智能检索 领域本体 移动记者 智能广告
1.物联网与传媒 1.1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设备,将任何物品按照约定协议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和通信,利用计算设施和软件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物品信息的智能识别和管理。从中国到世界各国,基于物联网的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08年11月美国IBM公司最早提出利用物联网的“智慧地球”理念,世界各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国家”新理念。2012年2月,我国工信部发布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推动以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目前已达到3650亿元,比2011年增长38.6%。可以说,物联网技术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期,物联网理念已逐渐渗透入民生。 1.2物联网产生智能媒体 著名演讲家李元授教授曾指出,生产方式是决定新闻传播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其作用远远超过了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必将带动传媒事业的巨大变革,可以说,在物联网时代,谁先将物联网引入传媒,谁就能在未来传媒业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物联网使媒体传播真正实现双向互动,受众不受时间、地点、设备和服务的限制,随心所欲地自由选择。对于新闻媒体行业人士而言,自身的全媒体执行技能应当尽快提高。新闻采集现场需要留下全媒体新闻素材以供电视、手机报、网站、视频、报纸等多渠道使用,同时,需要一个全媒体新闻内容服务平台支撑多元需求的个性传媒产品快速发布。全媒体采编及资源智能共享,将大量节省人力、物力资源,通过各媒体的特性进行智能化差异性表达,为受众提供分众服务,从而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开辟传媒市场新领域。 2. 新闻媒体物联网的技术架构 新闻媒体物联网的技术领域可以分为四个体系即:感知层、网络层、信息处理层和应用层。如下图1所示。 2.1感知层 感知层主要实现物体的识别与感知功能,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包括读卡器),利用传感器获取实物影像或编码图像,实现对事物信息数据采集和发送。主要技术包括:RFID、传感器、GPS、扫描、条形码和二维码等。 2.2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由国家公共传输网络完成对感知层数据的上传和控制数据的下发,可以利用有线电视网、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短距离无线传输等进行传送。主要技术包括:RJ45、3G(CDMA2000/TD-SCDMA/WCDMA)、4G(TD-LTE)、短距离无线通信(WiFi、ZigBee、HomeRF等)。 2.3信息处理层 信息处理层主要由各类大型信息服务平台组成,平台是与感知终端有关的信息处理器,主要负责全媒体数据的分解、组合与智能发布。在此提出全媒体新闻内容服务平台概念,负责多渠道快速收集、全媒体多线程加工以及各类渠道分发新闻全媒体信息。主要技术包括:大数据读取、智能搜索引擎、中间件系统、智能处理算法和云计算技术等。 2.4应用层 实现新闻媒体物联网的各类应用,包括多媒体通信、电子阅读、社教传媒、智能家居、智能影音等等。网络电视、3D打印、平板技术、移动终端系统应用开发技术等等。 3. 全媒体新闻内容服务平台 新闻媒体物联网对于专业领域而言,必须拥有适合新时代媒体智能、超快速传播的信息服务平台。其功能结构见图2。主要包含全媒体内容云存储与业务智能云管理两大板块,以及两端相应的外接设备与应用平台。 3.1全媒体内容云存储 3.1.1采集与分解 新闻媒体物联网的信息平台要求信息采集途径多样无障碍,同时也需要将信息进行分解,然后重组后按需分发。因此云存储板块中的采集与分解模块尤为重要。通过物联网,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任何设备,通过任何传输通道进行信息采集与收集。之后新闻内容将自动或半自动地进行四维分解(即文字、图片、音频与视频)并存储起来。 3.1.2大数据存储 由于信息数据将无障碍地蜂拥而来,平台处理的信息量将大大超过TB级规模,目前较为成熟的大数据存储技术将应用在服务平台上。“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多的数据集,既包括结构化数据(数据库、日志、SQL等)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社交媒体帖子、传感器、多媒体数据),因此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对于大数据存储Hadoop是一个开源分布式计算平台,它提供了一种建立平台的方法,这个平台由标准化硬件组成,并形成集群能够并行处理大数据请求。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具有跨集群中多个成员存储非常大文件的能力,通过它创建多个数据块副本,然后将其分布在整个集群内的计算机节点,这提供了方便可靠极其快速的计算能力。眼下,各大信息技术公司也推出了各自成熟的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如IBM、亚马逊、Intel、VMware、EMC等等。这不仅成就了低成本硬件、低成本软件和低成本运维,而且使得大数据处理和利用成为可能。 3.2业务智能云管理 3.2.1智能搜索 全媒体新闻内容服务平台拥有大数据级别的异构资源信息,他将面向各种领域各种传输渠道的应用调用,一种面向领域的智能搜索引擎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目前而言虽有应用,但并不十分成熟,在此就其原理做简单介绍。智能搜索也可以说是主题搜索技术,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语义搜索,该技术通过结合语义网和搜索引擎技术,透过字体表象看本质,准确地捕捉到用户所输入语句后面的真正意图,并以此来进行搜索,从而更准确地得出搜索结果。例如,输入“让人感觉愉快的风景画面”,搜索结果就会返回情绪空镜“愉快”的图片与视频,而非带有输入字的标引资源。知识库是语义搜索引擎进行推理和知识积累的基础和关键,而本体(Ontology)则是知识库的基础。 一般来说,本体提供一组术语和概念来描述某个领域,知识库则使用这些术语来表达该领域的事实。目前有两种本体表示方法应用比较广泛,一是传统的四元素表示方法、二是较新的六元组表示法。前者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比较高的认同,但是形式过于灵活,不易掌握。后者因为定义规范,可操作性强,得到了广大国内研究者的欢迎。六元组表示法的基本思想就是用一个六元组来表示一个本体。 An Ontology={C,AC,R,AR,H,X} 其中C表示概念的集合。AC表示多个属性集合组成的集合,其中每个属性集合对应于一个概念。R是一个关系集合。AR是由多个属性集合组成的集合,其中每个属性集合对应于R中的一个关系。H表示概念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X表示公理集合。 为了深入描述本体的表示方法,以下列出了一个公司本体描述实例。 Company_Ontology={Ccompany,ACcompany,Rcompany,ARcompany,Hcompany,Xcompany}where Ccompany ={president,CEO,COO,……} ACcompany ={ACcompany (president),ACcompany (CEO),ACcompany (COO)} ACcompany (president)={name,age,sex,education,……} ACcompanycompany(CEO)={name,age,sex,education,……} ACcompany(COO)={name,age,sex,education……} R company={Plan(president,CEO,COO),Decision (president),Executive(CEO,COO),……} ARcompany={ARcompany(Plan),ARcompany(Decision),ARcompany(Executive),……} ARcompany(Plan)={reseach,analysis,writting,……} ARcompany(Decision)={metting,voting,……}…… 由本体描述形成知识库后,用户输入搜索文字,搜索引擎提取分析与关键字,同时进行语义扩展与推理,重新组合查询词集合,进入知识库中进行搜索形成索引,搜索资源集,最后返回查询结果。其中语义扩展与推理需要用到领域本体,同时领域本体与领域知识库都可以进行用户有与自学习的循环创建。其建模流程图见图3。 3.2.2业务智能管理 业务管理模块除了应对快速与准确的检索功能以外,还需要配合快速报道拥有在线快编功能。主要用于低码流媒体格式的在线编辑与制作功能。形成的数字汇编素材可作为样片提交初审,或发布用于清晰度要求不高、快速响应度高的网络与手机新媒体。编辑非线轨迹可通过系统记录下来,提交回调后将进入制播的非线编辑区继续精细加工,从而形成待播节目。 知识管理用于大数据媒体的知识沉淀,也可以是搜索引擎中领域本体的产生入口,对数据进行有指向性地分类,便于更精准地查找到内容。另外,快速的同时媒体的版权意识也应一并加强,添加数字水印,追踪版权信息成为必不可少的功能。最后的内容分发则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通过不同的传输渠道,发布到任何可接收可展示的终端屏幕上,如手机报、新闻网站、社教网络、三网融合电视、各类机顶盒,当然也可以是平面媒体。以下对新闻物联网的产业发展场景进行举例。 4. 应用场景 物联网最终的实现形态是每个物体上都贴有其相关信息的标签,这些信息可以是官方事先定义的或更新发布的,也可以是用户产生的体验信息,终端只要能识别标签就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管理与信息提取。以下应用场景都将建立在这一条件下。 4.1移动记者(MOJO) 移动记者即通过移动终端对所遇新闻采集拍摄下来,通过终端上的新闻在线编辑应用软件对素材进行编辑配文,若需要其他相关资料,可以进入全媒体新闻内容服务平台进行搜索,也可以直接识别建筑物或指定地点上的二维码进行就近区域的史料搜集。编辑完之后可直接通过全媒体新闻内容服务平台进行专用渠道发布。这样将大大提高新闻的新鲜度与传播速度,让新闻制作更加便捷快速,同时也可以让全民都成为记者(citizen reporter),加入到新闻传播的行列。早在几年前,美国CNN就已经发布了iReporter新闻网站,创办“未编辑、未过滤”的“纯新闻”。网站内容全部由用户生成,用户提交的新闻(iReport将用户上传的新闻称为 story)不经过 CNN的编辑、检查或筛选就可以直接张贴到iReport网站。当然对于用户的身份与新闻的舆论性质仍采取一定程度的监管与控制。 4.2智能阅读 想让纸媒产生更多的阅读乐趣看来只有靠物联网技术才能实现了。以后的纸媒将拥有更丰富的信息承载量,排版编辑不用再为版面排不下而苦恼,许多内容可以缩略为识别码图标,图标吸引到用户观看后,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识别码进行信息识别与释放,读者可以在看报纸的时候看到精彩的视频广告,也可以看到以前为了排版而省略的大篇幅报告完整版,精简与详细完全由读者自行选择。 另外,物联网技术也可以实现辅助阅读功能。他可以帮助视觉障碍读者或老人或孩子理解阅读。通过终端设备与识别码完全可以实现纸媒上文章的文音转换,报刊杂志会自己“念”给读者听新闻。对于老年人的老视也就是生理性的视近困难,医学上目前只能通过屈光度纠正才能有清晰视力,这对老年人看报会带来很大不便。通过手持设备可以将文字读取识别,从而放大显示在显示屏上,即相到于一个电子放大镜,但文字按比例放大且不会变形,能让老年人有更好的阅读体验。相反,针对孩子,一些生涩的词汇与句子难以理解,通过手持智能终端可以对新闻标题或内容进行简化翻译,用通俗易懂的字句帮助孩子们对新闻的理解,相当于一个纸面取词的词典软件,当然对于外文的学习也能产生相当大的帮助。 4.3智能出行 背包游、自由行或驴友们在出门旅游前都会做许多旅游线路的“功课”,做“功课”的时间有时甚至还超过了游玩的时间,且网上查到的情况永远滞后于当地的实地情况,物联网技术可以让这一个过程变得更为简单与便捷。当地旅游局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根据物理位置嵌入最新的旅游导览资讯,到达一个景点便可获得该景点的导游介绍视频,同样也可以获得其他游客对此景点的点评与经验之谈,让游客的游览更为便捷与愉快。对于当地旅游相关的新闻、天气预报也可以通过手机报发送到游客,方便用户及时调整旅游行程与起居安排。 4.4智能广告 谁说只有电视上才能看到导购视频与广告?在物品销售场所同样可以更智能地获得这些信息。拿大型电器卖场举例,每件商品都可以通过物联网方便浏览查看其使用导购与促销力度,且可以直观地看到视频,相当于在买售现场根据个人需要看到了电视导购的视频广告,这将使用户更直观地了解商品的特性从而更理性地做出购买选择。 同时,超市中零售商品的条形码将拥有更多信息。用户可以追溯产品生产与销售渠道,其他用户对此商品的使用体验,甚至可以根据用户身份制定个性化的购物线路广告推送。将顾客的身份进行分类,不同身份的顾客拥有不同的购物路线,根据个人每次的购物习惯可以智能地随时推送相关路线相关产品的促销广告与商品介绍,这将是一种全新的个性化植入广告模式,也会让顾客拥有全新的购物体验。 结束语 新闻媒体结合物联网技术可有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为创新新兴产业发展。全球范围下都在加速战略部署,加大执行力度。物联网技术将为新闻传播带来更多创意体验与制作乐趣,人们的生活也将迎来全新的“智慧”化小康社会。希望本文能为物联网新闻媒体的创新应用提供拓展性思路,加强物联网关键技术建设,让新闻媒体发展真正迎来物联网的“春风”。 参考文献: 1 王进军.广播电视物联网构想与发展[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2:56-59 2 莫倩,张树,王芳.[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21):112-117 3 陈昌凤,石英杰.平台化与社会化:欧美媒体的新潮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8(上半月):8-10 4尹丽娜.物联网助力打造“智慧”媒体[J].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2年论文集,2012 5秦龙,孙国兵,姚琼.物联网与广播电视概述[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1;S1 6 王苍宇.物联网时代的大众传媒. http://www.sfw.cn/xinwen/index.asp?iid=330086,2011
评论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