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奖
文章作者: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21/12/30-04:43 阅读:
loading...
关亚东
(上海广播电视台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在内容为王的核心观念下,传媒集团逐渐认识到了信息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价值。至今为止,各大传媒集团开始建设自有品牌的数据中心,以实现节目素材等信息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云计算数据中心是最新的第三代数据中心,可以有效满足传媒集团的发展需求。作为传媒行业的专业技术工作者,应始终都保持着对于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的关注。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2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广播影视技术论坛等传媒技术领域重要的学术盛会都将“云计算及其相关技术应用(广播电视及新媒体领域)”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单独列出,也表明了整个传媒技术行业对于云计算技术的关注。本文以SMG第一财经数据中心建设为例,阐述了云计算数据中心作为传媒数据中心的未来方向,能够有效满足传媒集团的发展需求。并详细介绍了目前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传媒集团 数据中心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数据中心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数据信息资源爆炸式的增长,大众对传媒领域节目生产方式、质量、效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内容为王的核心观念下,传媒集团逐渐认识到了信息资源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价值。其在信息化进程及业务转型的过程中,数据支持服务成为了重要推动力之一:一方面随着传媒集团整体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数字化程度逐渐提高,数据收集、存储、整合、共享、应用以及再生产的需求明显增大,各类新生媒体的资源存储于不同的系统,使用不同的格式,其非结构特性给传媒集团的信息化进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前期建设的信息系统“孤岛”效应明显,运营成本增加。因此,在媒体信息系统网络化、虚拟化、服务化的大环境下,迫切需要以数据驱动为切入点拉动整合信息化的进程、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在逻辑层面上统一架构、共享数据、面向服务、聚合应用并降低整体运营成本。至今为止,各大传媒集团紧随潮流,在媒资系统、全台网、非编系统等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了自己的品牌数据中心,用于信息资源、节目素材等的收集、存储、转换、管理与再利用,以实现信息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然而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长、投入大、技术壁垒高;且在投入运营后须进一步追加运维资源。加之传媒行业本身也带有媒体流程复杂、媒体系统众多、高可靠性要求高、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等特性。所以,用于媒体行业的数据中心要比一般行业的要求更高。伴随着数据中心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更加系统化、规模化、集约化;数据中心本身也将从孤立、单一的形态发展到(私有、公有)数据云形态;以云服务的模式,支持数据业务相关需求。传媒集团的专业数据中心将会吸收分布式计算、云计算、云服务的相关技术优点,发展成为新一代云计算数据中心。
2 传媒数据中心的建设——以SMG第一财经数据中心建设为例
数据中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不同行业的数据中心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满足不同的需求。有的是建设一个全新的数据中心;有的则需要发掘现有数据潜力,优化企业IT成本结构,支持业务高速成长;或者需要引入云计算等新的技术和模式,或者正在努力使数据中心更加节能环保;或者致力于数据中心的创新与转型。[1]
因此,结合传媒集团对于数据业务需求、以及自身数据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第一财经打造了国内第一个财经媒体数据中心。SMG财经媒体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历时近2年,于2010年正式建设完成投入运营。在其建设过程中,对于财经数据中心的规划,成本并不是唯一的关注点。“数据中心的发展过程是从成本中心演变为服务中心(本地服务、云式服务),其功能也从支撑业务发展到驱动业务,然后进一步成为企业创新的加速器。” [2]在进行数据中心战略规划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数据中心建设成本与需求的矛盾,而在于如何高效、无缝的整合已有的信息系统,使历史的信息化投资价值最大化,快速提升财经已有节目素材的价值,并挖掘产生具有深度分析特性的财经类节目产品。事实上解决信息“孤岛”效应、建立统一的数据集成机制、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是第一财经数据中心最为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也是最大的困难所在。
传媒集团在信息化进程中普遍采用“分步走”的模式,针对于这一普遍现状,第一财经数据中心采用基于现状评估的规划方法,其评估范围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 SMG(全台)网络架构; ? 第一财经应用系统架构及财经数据存储架构; ? 第一财经门户系统; ? 第一财经信息系统灾备体系; ? 第一财经信息系统运维与服务管理体系; ? SMG信息安全体系及一卡通认证系统; ? 第一财经应用架构部署; ? 第一财经历史数据资源; 一般传媒集团面临的信息化实际问题通常是数据需求的发展性、信息化进程的扩张性、历史数据资源的可用性、成本资源的有限性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因此,现状评估可结合结构化模块规划方法,在规划与具体设计中,自上而下的逐步实现。划分数据资源等级,确定总体设计规划的关键性因素,并预计数据量得增长、热度分布与生命周期等,优先支撑前端具有战略价值与意义的核心应用。总结第一财经数据中心建设及设计过程,笔者认为应该力求涵盖下图中所标识的内容点。 3 云计算——传媒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 随着传媒集团对于数据中心成本提高的关注,虚拟化与云计算逐渐成为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据经验公式,数据中心实现高可靠性要求需要增加20%-25%的硬件投资,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方案。同时还要面对日益拥挤的服务器空间,老化的电力系统和冷却系统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第一财经数据中心建成后的运维过程中逐步显现。因此,云计算数据中心将成为未来传媒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 纵观整个数据中心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做出如下划分: 第一代数据中心,其特点是不仅发热量巨大、线路复杂,而且机柜空间狭窄,有时还得用来存放清洁用具;后来它们逐渐发展成了比较标准化的玻璃间式结构。 第二代的数据中心、其具有节能、自动、高度安全等优点。[4]但是也存在建设周期长、运维成本高、扩展和扩容难度较大、不能按照业务需求迁移和调配资源,同时受地理位置和受周边环境约束极大等问题。第一财经数据中心就属于第二代数据中心。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第三代数据中心出现。这是数据中心与云计算相融合的产物,以云服务为基础,打破传统应用于软硬件之间紧密捆绑的方式,以服务为导向,其主要特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更加简单,易于管理,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 越来越多的软件和硬件由实转虚,通过购买服务,新一代数据中心内将出现大量虚拟IT资源;可以有效去除物理设施、机房环境的约束; ? 随需而动的云服务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 ? 借由可信虚拟域实现的高可信云计算数据中心,[5]与本地数据中心、媒资系统等相配合,可组成整个媒体资源的信息安全体系; 4 云计算数据中心——有效满足传媒集团的发展需求 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有效满足传媒集团的发展需求,其具体原因阐述如下: 其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已经日渐成熟,能够支撑媒体数据中心的建设。目前的云计算核心服务通常被分为3个子层:基础设施即服务层(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层(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软件即服务层(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6] 每个子层都可以和传媒集团本地系统相配合,共同对媒体业务提供所需服务。IaaS提供硬件基础设施部署服务,可为传媒集团按需提供实体或虚拟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虚拟服务,可替代全台网、媒资系统、素材传输、存储系统等的物理设备;PaaS是云计算应用程序运行环境,提供应用程序部署与管理服务,可替代传媒集团的日常业务软件服务、OA系统、门户平台等;SaaS是基于云计算基础平台所开发的应用程序,可为传媒集团提供邮件系统服务以及例如:股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新闻关联等深度节目素材挖掘服务。因此,整个全台网、业务流程系统、媒资系统以及辅助工作的OA系统、邮件系统、数据库等诸多孤立系统均可以采用云式服务模式,其各个系统所产生的有价值的、需要收集保留的节目素材信息,也可以借由云存储分级保存于云计算数据中心。 其二,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体系已经建立。根据文献调研所得,目前已经有高可信域、高可信数据中心的相关实践研究[5],并且已经出现虚拟层、网络隔离、存储数据隔离、虚拟TPM、统一认证机制等多种技术手段保证数据安全及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高可信度。在网络传输层面,也有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网络安全实践研究,提出了安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拓扑,保障传输数据安全。[7]同时,也可以结合传媒体集团本地系统,制定分级数据安全策略。核心资源数据,可以保存于成本相对较高的媒资系统等本地系统;其他保存于云数据中心。由此可以制定出相对更为可靠、灵活、安全的媒体数据安全方案。 其三,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体系,大大降低了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风险和技术壁垒。 从2009年开始, 美国国家标准及技术研究院(NIST)主要从云计算的应用模式出发,开展其标准化工作,明晰了云计算技术的定义、服务模式及部署模式等;信息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官方组织ISO/IEC JTC1(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也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召开的年度全会上正式通过了成立分布应用平台服务分技术委员会(简称SC38)的决议,并明确规定SC38下设Web服务、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工作组和云计算研究组,来研发云计算相关标准。OOC(开放云联盟)与云计算组织则致力于云算的评测标准。我国也大力参与了云计算标准的相关制定工作,并走在世界前列。[8] 最后,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实践活动已经纷纷展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了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可行性。例如:数据中心厂商推出了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Intel在2011技术峰会上正式推出了8款不同特色的解决方案。[9] IBM则计划在中国建设亚洲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10]国内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浪潮已经正式发布了中国首款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云海OS。[11]国内很多行业也已经着手部署或者改造现有的数据中心,使之升级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如电信行业,启动了“星云计划”,预计在广州、上海、成都和南昌进行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实践试点工作。[12]这些先行者的相关实践,推动了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应用发展。我们也深切期待着云计算数据中心所代表着的云计算技术能够和广播电视技术领域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辉煌。 5 结束语 作为传媒行业的专业技术工作者,我们始终都保持着对于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的关注。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2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广播影视技术论坛等传媒技术领域重要的学术盛会都将“云计算及其相关技术应用(广播电视及新媒体领域)”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单独列出,开展论文征集工作。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表明了整个传媒技术行业对于云计算技术的关注。随着云计算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逐步应用,作为传媒集团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传媒数据中心,必将逐步转化为具有云计算特征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参考文献 [1] 、[2] 、[3] 李雅弼、Hilary Lee 、陈亮、郭健男、Raymond Yu 编写.成就卓越数据中心 [4] H3C:新一代数据中心H3C是支撑云计算的基础平台. http://www.h3c.com.cn/Products___Technology/Products/IP_Network/Home/News_And_Event/201005/676204_30003_0.htm(20110222) [5] 康楠, 罗革新. 让云计算数据中心更可信[J]. 中国电信业, 2011(08). 75-77 [6] 罗军舟, 金嘉晖, 宋爱波, 等. 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 通信学报, 2011(07).3-19 [7] 李知杰, 赵健飞. 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安全的实现原理[J]. 软件导刊, 2011(12).136-137 [8] 赵吉志, 李金, 姚萃南. 云计算数据中心及标准化发展[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1(03).30-34 [9] 英特尔~云构建计划发布全新云计算数据中心参考架构[J]. 电力信息化, 2011(04).59 [10] IBM云计算中心[J]. 办公自动化, 2011(09).59 [11] 浪潮发布国内首款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云海OS http://tech.163.com/11/0531/20/75DJADE5000915BD.html(20120222) [12] 宁波电信启动“星云计划”[J]. 电视技术, 2011(09).49
编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评论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