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采集发布平台在报社的应用探索

  • 优秀论文奖
  • 文章作者: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21/12/30-04:43 阅读: loading...

    张翠蓉 蒋忠民 张国柱

    (天津日报传媒集团)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媒业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业务转型的需要。支持媒体采集数据、即时发布等多种需求的全媒体发布平台,是发展数字报业的核心。本文结合天津日报社的实际情况,介绍在天津日报社实施全媒体采集发布平台的总体情况,重点介绍采集发布平台的架构和流程设置。在论文最后,对全媒体采集发布平台的实施经验做了总结。[关健词] 全媒体采集 全媒体发布 数字报业 1 项目背景由于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数字化新兴媒体的崛起,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报纸,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媒体向数字报业转型之路任重道远。对于党报来说,创新发展模式势在必行。具体地讲,就是要将单一追求报纸发行量及广告收入等只在纸介质形态媒体范围内求发展的发展模式,改变为以报为本、跨媒体发展,力争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发展模式。天津日报社领导非常重视新形势下,在报社进行数字化新型媒体的运营探索。2010年8月,天津日报和北大方正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北大方正和天津日报集团一起,结合天津日报的实际应用,进行多媒体发布平台的开发。旨在对全媒体新闻业务、新媒体传播与运营等方面开展应用与探索,实现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的对接,不断扩大党报的影响力。 2 总体目标此次合作的总体目标,就是要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基于内容数据库支持多渠道新闻素材采集,为传统的纸报、网站,以及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提供统一的多媒体内容编辑,支持多渠道发布的新型的全媒体新闻业务平台。 3 总体实施情况这次项目主要实现以下几点目标:多元化发布、全媒体新闻业务平台、全媒体经营管理平台。3.1 多元化发布多元化发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发布平台:传统采编出版、遍布全市的多媒体互动精睿新闻屏、出租车新闻屏、天津网、iPhone客户端、安卓手机客户端。通过多元化发布,扩大党报的辐射面,增加党报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全终端覆盖和全媒体传播。本项目至今为止,已经安装完成500台精睿新闻屏,4000台出租车新闻屏。球迷Iphone和安卓手机新闻客户端平台已经正式上线。上线一个月的下载量在700左右。移动天津网手机客户端一期已经开通,目前运行状态良好。3.2 全媒体新闻业务平台方正采集多媒体供稿平台是实现多媒本数字新闻采集的基础。从2011年1月开始,天津日报和北大方正合作,对多媒体采集供稿平台进行了开发和实施。至今为止,畅想全媒体采集和发布平台、精睿发布平台的开发和实施已基本完成,采集平台与报社采编系统,精睿发布系统,手机新闻发布系统,网站TRS系统的对接已经测试通过。Iphone移动采编和采集接口已经调试成功。天拖客户端向采集传稿已经调试成功。现在已经形成以采集系统为中心的,统一的多媒体内容数据中心。3.3 全媒体经营管理平台建立以客户数据库为核心的全媒体经营管理平台,结合报社全媒体格局,通过开展多元化营销,最终实现多样化的收入来源。把经营管理融入到媒体的各个角落,改变现有的单一模式的广告及发行的管理方式,增加多种广告的收入,增加数字发行的收入,增加活动营销的收入,再深入下去,增加客户数据库营销的收入等。进一步延伸三报广告一体化的业务,将报社多个信息发布渠道的广告业务及数字发行管理起来。对广告的各个媒体实行统一管理,扩大媒体广告的影响力,在全媒体的广告市场中立足。最终达到七屏广告多渠道发布,统一管理,统一财务监控。对广告主提供差异化服务,根据广告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发布终端,形式,地区等,以取得最好的广告效果。 4 全媒体发布平台的实现目标

    通过全媒体发布平台,实现全媒体的采集、编辑和发布。报社的业务不断发展,多个发布平台共存,只有通过方正采集平台,将采编网、精睿发布平台、手机发布平台、出租车发布平台、网站发布平台整合起来,才能实现多媒体内容的一次生产、多次利用和多元化发布,最终为实现党报无处不在奠定了基础。 5 通过多媒体新闻发布系统的特点5.2 拓展了新闻内容的发布形式,突破了传统纸报的种种限制,向及时,方便,快速,大承载量的发布形式倾斜。5.1 新闻内容的7*24小时采集和播报。将新闻内容及时,准确地推送给需要的人群。5.3 统一的新闻采访指挥调度,全面地覆盖各种新闻采集通道,快速高效的新闻内容传输,新闻内容资源在七屏以及多个纸报之间方便的共享。5.4 实现统一的新闻编辑。实现了各种发布方式的精细化编辑,针对不同媒体对于新闻内容的精细化加工需求的不同,组织不同形式的内容,并且在各种发布形式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和延伸。 6 天津日报全媒体发布平台工作流程

    采集系统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采集,录入的终端可以是电脑,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等。记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各种类型的文件传入到数据库中。记者可以通过天拖系统将稿件和图片直接传入采集中,或者通过VPN登陆采集系统上传稿件。移动记者可以通过手机移动采编系统,将手机拍摄下的图片和文字传入采集系统。报社内编辑可以根据需要,将采集中的文件选用到采编数据库、网站、精睿新闻屏、Iphone客户端、安卓手机客户端等发布系统中。真正做到多媒体内容的一次生产、多次利用和多元化发布。 7 全媒体采集平台硬件部署

    根据天津日报的具体使用情况,目前,采集系统使用的文件服务和数据库服务安装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因为这台服务器安全性要求比较高,采用两台服务器集群的方法,尽量减少服务器的单点故障,保证数据库服务的高可用性。8 全媒体采集平台流程设置8.1 全媒体采集平台写稿流程天津日报集团下设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城市快报、体育中心、通讯员投稿、精睿新闻等多个稿库。用户根据所属角色的权限,对各稿库分别享有,可读、写入、审核、选稿等多种权力。对于各子报的记者,采写的稿件经过审核后,可以使主任或新媒体编辑看到并复制到其他栏目。以球迷报为例,球迷报共设三种角色,球迷主任、球迷记者、值班助理。记者提交稿件后,由值班助理进行处理,如果需要将稿件共享给网站等其他媒体使用,则将稿件审核通过。其他媒体的相关编辑可以看到审核通过的稿件,通过复制到相应稿库中后,对稿件进行修改并选用到相应发布系统中。球迷主任和助理可以将相关稿件选用到采编和球迷报Iphone发布系统中。8.2 全媒体采集平台记者采访流程收到相关新闻报料后,由日报热线或主任进行新闻线索的生成。在手机和电脑终端中都能看到生成的线索,记者对线索进行抢占后,生成相应的采访任务。完成采访任务后,对采访进行汇报,并将采写的稿件传入采集稿库中。通过新闻线索和采访任务的抢占,能充分调动记者的采稿积极性。配合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更能提高记者的工作效率,确保第一时间采写最具时效性的新闻,更加适应网站、新闻屏等即时新闻播发的要求。这套流程目前在日报还只是测试阶段,没能正式实行,主要的原因是还没有形成全媒体记者的制度。各子报的记者依旧为本报服务,还不能作为全媒体记者为全集团服务。另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率还有待增强。不过我们相信,随着报社的业务发展,普通纸媒记者全媒体记者的转型势在必行,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新闻即时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报社一定会更加重视全媒体记者的工作流程改造。 9 全媒体采集平台经验实施经验总结在从传统媒体向数字化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支持全媒体的采集平台是整合现有资源,开拓新业务的基础。它不应只是单纯的整合报社资源,还应为各种应用提供灵活的接口。在采编发流程的改造方面,多媒体采集平台也起到了关健作用。天津日报多媒体采集系统是报社多媒体发布平台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构建之初,已经完成了采编和天津网的发布系统,在构建采集系统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精睿大屏、移动天津网等多个项目。对于移动天津网等新发布系统的编辑来说,比较能接受采集系统。但是日报的编辑记者,对采集系统非常陌生。原来他们只需要对采编一个系统工作,使用采集系统后,就要对采集系统工作,再从采集选稿进入采编系统。来自报社的老记者们感觉这样比较麻烦,因此使用新系统的积极性不高。这时,我们必须把采集系统中最能吸引他们使用的功能做为推行重点。在推行中,我们发现通过天拖系统,可以很方便的将本地写好的稿件,通过屏幕拖拽的方式,传入到采集中去。这办法,比以前他们使用QQ或者使用VPN远程登录采编,进行远程传稿要简便的多。因此在推行采集系统时,我们主要用这个功能来吸引记者,继而推行采集系统的其他功能。目前我们应用多媒体采集平台的范围还很有限,但是相信随着业务的发展,多媒体采集平台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广。通过本系统,未来的记者将成为真正的多媒体记者,不仅能为报纸写稿,也能适应网站等媒体的需要,进行多媒体新闻的采写。 编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评论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