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节目制播业务网络化发展方向技术层面的 一些思考和设想

  • 优秀论文奖
  • 文章作者: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21/12/30-04:43 阅读: loading...

    毕 江

    (北京电视台)

    [摘 要] 以北京电视台近年来节目制播业务网络化的持续实践为背景,从业务发展概况、技术发展方向和具体落实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未来技术和业务层面之间日趋紧密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电视节目整体进步的核心驱动力,高清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进一步规划和建设将促进这两者的协调进步和应用层次的逐步深入。[关键词] 电视节目 制播业务 网络化 信息化 发展方向 资源 整合 1 北京台节目制播业务网络化的发展概况近年来,国内电视台节目制播业务的全面网络化成为趋势,文件替代磁带作为制作、传输、交换、播出的载体,大规模、集约化、流程化工作模式形成节目生产流程的突出特征。在此背景下,北京电视台新台址制播业务的网络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标清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的建设,从2004年底开始、于2009年初完成,覆盖BTV1、2、3、4、6、8共六个标清频道。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系统框架基础上进行的高清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一期建设,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于2010年底完成,覆盖BTV1、2两个高清频道。目前处于第三阶段即高清二期建设,作为高清一期建设的延续,从2011年初开始、预计于2012年底前完成,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再覆盖三个高清频道,并实现台内高标清业务的全面融合,以及针对技术资源和业务实现的深度优化。目前,该网络化技术体系无论从系统配置、流程覆盖率、业务规模、技术复杂度还是资料保有量,均在国内外同类系统中比较突出。应用系统数量近20个、主机规模超过2500台,节目日均首播量约100小时、资料总体保有量超过3PB。该体系在正式启用后的近三年时间里,整体运行态势平稳。其间虽然经历了业务层面的需求、负载变化,以及技术层面的大规模改造过程,也发生过一些局部故障和异常,但在历次重大制播任务的考验面前总体上交出了一份比较圆满的答案。与此同时,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之处,例如系统运行稳定度与日益严峻的安全播出要求相比仍有提升空间、业务流程实现的适配度和方便性还需要与节目形态进一步磨合和适配、总体实现原则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平衡点尚待研究等。总体来说就是通过改造、适配和优化,力图在系统安全、运行效率和用户方便性三个方面做到实质性提升。这些都将融入目前正在进行的高清二期规划和建设阶段进程。技术与业务之间的磨合是长期的,通过磨合达到的契合程度将给双方发展带来机遇。 2 关于节目制播业务网络化发展方向技术层面的思考2.1 总体规划目标● 提升网络化业务应用效果:通过流程设置、参数配置、操作方式的调整和重构,使节目制播业务在更顺畅、更便捷的环境中运转,充分发挥网络化的作用。● 提高系统管理维护能力:突出自动化、智能化、规范化程度,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网络管理和运行维护保驾,为节目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环境。● 促进系统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加强综合性成本核算意识,统筹考虑建设和运行因素,提升资源利用率,通过技术资源的整合奠定业务融合的基础。● 开展新媒体交互数据服务:通过信息内化和外化过程,实现新媒体双向数据交互,谋求内部制播网络与外部新媒体系统的协作双赢。2.2 总体规划原则● 以保障系统运行安全和业务连续性为基本目标:系统运行安全是业务连续性的基础,业务连续性是系统运行安全的目标,正确认识两者的辩证关系,将为技术系统建设和维护,以及业务运行过程中的协调指明方向。● 为业务应用、业务管理和技术维护、技术管理提供多方位服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管理性需求日趋强烈。管理和应用本身同等重要,应用的合理、有序、适度、可控,需要从管理角度控制和保障。● 顺应IT发展和业务融合潮流、切实引进创新理念和技术:IT化趋势不可阻挡,业务融合成为潮流,新型理念和技术是推动上述发展的原始动力,其积极应用及相应的风险规避是系统建设和改进的重要课题。2.3 网络化发展方向● 总体层面:促进从网络化到信息化阶段的转变,突出特征是关注点从存储文件化、网络互连化、业务流程化等实现形式,逐步转向寻求操作使用、系统运行、业务流转、管理秩序、技术维护状态的合理化目标。从节目制播角度,技术资源使用和节目流程运转的全面合理化,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技术层面:
    • 促进业务配置包括流程、资源、规则、权限等的适配度和合理化,使网络化真正为业务发展服务。
    • 整合技术资源、实现动态分配,使网络化系统成为具备一定业务负载波动适应能力的制播体系。
    • 提升制播体系的业务覆盖程度,通过建立位于办公域、利用安全交换区与制播域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综合性生产业务支撑平台,促进技术手段与业务需求的信息化融合。
    2.4 新技术应用● 云计算模式
    • 简要说明:是一个非常大的资源共享平台、一种新的基础架构和管理方法,能够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资源管理起来,组成一个庞大的资源池,统一提供服务。
    • 应用性质:以资源整合、服务封装,应对负载变化。
    • 应用方向:从技术实现成熟度和改造对现行业务影响的角度看,暂不具备大规模直接和全面实施条件,但考虑对其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局部尝试。
    ● 分布式处理技术
    • 简要说明:是一种并行处理形式,将位于不同地点、具有不同功能、拥有不同数据的多台计算机用通信网络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统一管理下,协同完成信息处理任务。
    • 应用性质:以任务分配、执行细粒化,提高设备使用率和任务执行效率。
    • 应用方向:拟作为重点任务,以媒体处理(合成、转码、分析等)作为主要应用场景,主要应用于主干、媒资、简单编辑、审片等媒体处理密集型系统。
    ● 虚拟化技术
    • 简要说明:是指计算机元件在虚拟而不是真实的基础上运行,可以扩大硬件的容量,简化软件的重新配置过程。
    • 应用性质:以物理与逻辑层面的映射和转换,提高资源利用深度。
    • 应用方向:拟作为重点任务,以服务器、存储、共享服务作为主要应用对象,主要应用于主干、媒资等软硬件资源密集型系统。
    2.5 新理念引入● 关于核算:关注资源使用效率、流程运行效率、任务执行成功率、设备使用故障率等指标,引入成本理念为系统和业务优化提供对比数据。● 关于管理:从系统、业务、资源、用户等运行状态数据统计入手,应用技术手段为综合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于整合:通过系统、流程、资源、信息、安全、服务等多层面的整合,以技术整合为业务融合创造条件。3 关于网络化节目制播体系技术层面改进措施的设想根据前述对北京台制播业务网络化发展方向的思考结果,在技术层面主要从功能性、维护性和展现性需求三个角度考虑了以下落实措施。3.1 功能性需求的落实● 高标清业务兼容:通过高标清主干平台和总编室编播系统的融合,以及相应的制作系统接口重构,提升高标清业务兼容度,使得不同类型业务可以在制播体系内部运行畅通无阻。● 业务流程优化:通过审片业务在技术环节配置层面的整合,以及在环节执行顺序上的相应调整,并提供基于栏目的灵活配置手段,提高流程运行的方便度和效率(见图1)。

    ● 人机效率提升:通过应用智能分析技术、采取“自动技审+人工复核”替代“纯人工”的工作模式,降低人工审片压力;通过应用分布式处理机制,提高后台服务环节的任务执行效率;通过资料域与制作域之间数据交换的字幕分离,方便资料的循环利用(见图2)。

    ● 内外服务拓展:通过重构和加固数据安全交换区,应对生产网与办公网之间不同类型的业务交互需求;通过建设综合性生产业务支撑平台,增强专业化业务支持力度并开展新媒体交互。3.2 维护性需求的落实● 系统可用性:通过对总编室编播等系统关键业务服务冗余方式的改进,提高服务可用性;通过新闻演播模块分离加固,应对新闻频道改革、保障直播安全。● 数据有效性:通过建立媒资数据在完整生命周期内的冗余、校验和复查机制,以及介质异地存放和管理手段,初步满足资料容灾需求(见图3)。

    ● 资源整合:通过建立整个制播网络范围内的公共资源共享池,初步实现系统资源与业务需求之间的动态适配。● 业务监控:通过实现在流程状态呈现基础上的智能化处理和异常报警功能(见图4),促使系统维护从被动向主动方式转变。

    ● 运行数据统计:通过对业务、系统层面基础生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为系统管理、网络维护、业务管理提供依据。● 安全等级保护:通过建立等保体系,达到保证措施合规、控制业务影响、突出实用功能、整合安全服务的目的,在信息安全角度给予充分保证。3.3 展现性需求的落实● 运行状态发布:通过机房外挂信息展示屏等多种途径,将系统、业务的状态直观展现出来,增加网络运行透明程度、促进技术资源的合理规范使用(见图5)。

    ● 整体推广和互动:通过大力宣传、推广和引导绿色网络操作理念,力争在应用软件规范操作、存储空间合理分配、技术资源节约使用等方面取得进展。以上对北京台节目制播业务网络化的运行概况,以及关于技术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的一些思考和设想作了阐述。以网络化阶段逐步积累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经验为基础,寻求迈向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促使各种资源在网络化环境下的合理配置和应用,应当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方向。总之,未来技术和业务之间日趋紧密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电视节目整体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技术手段的创新,将为业务实现拓展空间和舞台;业务需求在应用过程中的进一步明确,又将为技术实现指明后续发展方向。作为网络化向信息化阶段迈进的关键性阶段,通过沟通、分析、研究,突出技术为业务服务的原则,落实技术与业务紧密结合的措施,从而促进这两者的协调进步,为电视台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 参考资料:1.与云计算模式、分布式处理技术、虚拟化技术相关的简要说明,均参考《百度文库》 编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评论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