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中的节目技术质量控制方法

  • 优秀论文奖
  • 文章作者: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21/12/30-04:43 阅读: loading...

    徐济众 朱爱华 卜静燕

    (上海广播电视台)

    [摘 要] 本文基于电视台网络化大背景,分析了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中影响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因素和要点,提出了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节目技术质量控制模型和管理措施。[关键词] 媒体资产管理 技术质量 质量管理 在传统的媒体资产管理环境下,电视台节目技术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主要是通过对节目存储介质的合理科学地保管,通过定期重绕磁带、定期翻录和修复等周期性的人工操作等手段来维持节目的技术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节目技术质量的劣化。随着网络化建设的深入,各电视台都建设了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网络化环境下,节目的存在形式、节目存储及管理的手段和流程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节目技术质量管理和控制方法已无法适用,需提出新的节目技术质量和管理方法。而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也为节目技术质量管理带来了新的手段,将解决传统手段只能延缓节目技术质量劣化的问题。 1 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概念和范围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节目技术质量管理是指:在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系统背景下,通过完整、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把控,使系统从输入到输出的各个环节的节目技术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最终使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保持在应用要求之上。与传统节目技术质量相比,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管理更注重过程管理,强调对节目技术质量问题的追溯,将结果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使节目技术质量的管理更可控有效。 2 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中节目技术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要点研究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首先要梳理清楚系统中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因素和要点。2.1 网络化系统中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两大普遍因素和所有的数字化网络化系统一样,影响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技术和管理两部分。从技术角度来讲,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原因主要是编码、解码、转码带来的节目技术质量的劣化,以及常规文件系统域的错误带来的节目技术质量的损伤。从管理角度来讲,节目技术质量管理机制的缺乏、不统一不合理或没有有效落实,节目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业务水平低、质量意识薄弱等,都会对节目技术质量造成较大影响。2.2 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中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要点从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本身来看,对节目技术质量的影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输入的节目源的技术质量;系统各流程节点对节目技术质量造成的劣化和损伤。如图1所示:

    为实现节目技术质量的过程管理,首先要分析清楚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流程。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主要可包括三部分:入库流程、内部处理流程、调用流程。入库流程包括三种方式的:录像带等介质的上载方式、离线节目的引入方式、其它数字化网络化系统互联方式。其中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要点除输入的节目源的技术质量外,主要有:上载(涉及编码)、转码(涉及编解码)、迁移(可能涉及文件域的误码等)。如图2所示。内部处理流程是指对已经进入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节目进行存储、管理,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优化处理的过程。一般来说,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作为节目保存管理的平台,在系统内部不作改变节目本身的操作。因此,内部处理流程中除了存储及其存储介质之间的迁移可能产生文件域的误码以外,不会影响节目技术质量。调用流程也包括三种方式:下载方式、离线节目文件的导出方式、数字化网络化系统互联方式。其中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要点包括:下载(涉及解码)、转码(涉及编解码)、迁移(可能涉及文件域的误码等)。如图3所示。

    综上所述,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中对节目技术质量影响的要点包括:输入的节目源的技术质量、上载(编码)、转码、系统间迁移、存储及介质间迁移、下载(解码)。其中输入的节目源的技术质量是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的基础。上载、转码、下载都涉及到编解码,对技术质量的影响较大。迁移环节、存储及存储介质间迁移环节可能带来文件域误码或存储介质的损伤造成的部分数据丢失。但这两个环节一般可通过MD5检验、存储设备本身的校验机制等可确保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因此可认为这两个环节对节目技术质量的影响很小。3 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节目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根据对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中节目技术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要点的分析,节目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应从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两个方面着手,并着重基于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要点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3.1 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节目技术质量控制模型及其应用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控制可采用“监测、分析、反馈、控制”的控制模型(如图4),一方面使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可见可控可管,同时经过多次循环使系统及其运行状态达到最佳状态。

    3.1.1 监测对系统中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各要点,结合技术质量指标、参数、评价方法进行监测,抽样记录技术质量参数,为后续的分析、反馈和控制环节提供原始数据。3.1.1.1 监测点设置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监测点应选取对节目技术质量产生影响的要点,即:输入的节目源的技术质量、上载(编码)、转码、系统间迁移、存储及存储介质间迁移、下载(解码)。3.1.1.2 监测方法根据各监测点的特点,监测方法和技术指标、参数、评价方法也有所不同。① 输入的节目源根据输入的节目源的两种不同类型,分为两种监测方法:对于以数字基带信号或模拟信号记录在录像带等介质上的节目源,采用将数字模拟基带信号输出到传统示波器进行监测的方法;对于数字化文件化记录的节目采用文件示波器(即技术质量审查软件)进行监测。监测点为入库流程前。② 上载(编码)和转码对上载(编码)、转码输出的内容进行节目技术质量监测,可采用文件示波器(即技术质量审查软件)。监测点为上载(编码)或转码输出的文件。③ 迁移和存储系统间迁移、存储以及存储介质间的迁移。系统间迁移一般由MD5检验完成检测,存储及其存储介质间的迁移由存储设备本身的校验机制来完成检测。④ 下载(解码)对下载(解码)输出的内容进行监测,采用将数字模拟基带信号输出到传统示波器进行监测。监测点为下载(解码)输出的信号。3.1.1.3 监测内容不同的监测点根据处理对象和监测方法的不同,需要监测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典型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各质量监测点需要关注的质量问题如表1所示:

    3.1.1.4 监测数据处理监测结果送入分析环节进行分析;同时作为节目技术质量档案,以数据库或XML形式进行记录、归类保存,并形成质量标签,在节目元数据中进行体现。3.1.2 分析分析环节将监测结果与节目技术质量指标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要求。3.1.2.1 分析方法为判断节目技术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应首先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参考已颁布的国家或行业广播电视技术质量指标规范数据,并根据实践和经验进行调整优化。通过将监测结果与节目技术质量指标进行分析比对,可判断节目技术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或确定达到的质量等级。根据节目技术质量是否达到技术质量标准或节目达到的技术质量等级的不同,可对节目技术质量问题划分类别和等级,用于在反馈和控制环节快速方便地分类分级别处理。3.1.2.2 分析结果处理分析结果一方面送入反馈环节给相应的操作人员或系统,另一方面提取相关的元数据作为节目技术质量档案的一部分进行记录。3.1.3 反馈反馈(feedback)将分析环节归类整理后的数据以一定的方式呈现给不同的使用者,以达到预警和告知的目的,同时将关键信息传递给控制环节。3.1.3.1 反馈环节目标将分析环节的数据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现,使各类使用对象都能及时地掌握节目技术质量状况,并可做事后的质量状况追溯;同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控制系统,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控制校正。3.1.3.2 针对不同使用对象的反馈节目技术质量问题的反馈对象包括四类:节目使用者、节目技术质量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节目技术质量控制模块。将“分析结果”作为节目技术质量档案进行记录,并在节目使用者查询、使用该节目时显示,尤其是对有质量问题的节目进行突出标示,提示节目使用者,避免有质量问题的节目广泛使用和传播。将“分析结果”作为节目技术质量控制的依据,反馈给节目技术质量管理员,尤其是对有技术质量问题的节目发出告警,便于节目技术质量管理员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操作,对有技术质量问题的节目进行处理或对技术质量指标进行修正。将“分析结果”作为系统运行状况节目技术质量方面的信息,反馈给系统管理员,尤其是对可能将发生或已发生的问题进行预警或告警,便于系统管理员做出相应的判断,对系统进行改进。将“分析结果”反馈给节目技术质量控制模块,由质量控制模块做出节目技术质量控制的相关处理。3.1.3.3 反馈跟踪针对反馈给不同对象的信息,进行定期的跟踪和整理,不断完善,以进一步提高监测分析的准确率和提高反馈的效率。3.1.4 控制 控制是指根据监测、分析和反馈信息,对有技术质量问题的节目进行人工或自动纠正,使有质量问题的节目得到改善,或者将有质量问题的节目屏蔽在一定可控范围之外。同时,控制环节根据“反馈信息”,对系统进行修正完善,直到系统达到最佳状态。控制结果信息将保存到知识库。控制环节包括:对节目进行质量控制和对系统中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节点进行调整。3.1.4.1 对节目的技术质量控制对于监测到的具有技术质量问题的节目,反馈环节会按照问题等级优先级进行预警,并视情况在控制环节对节目作相应的处理。如:回退或打上质量问题标签。3.1.4.2 系统纠正和调整根据监测点反馈的信息,系统在业务流程的各环节依照节目技术质量指标规范或经验知识库的数据,自动调整节目技术质量相关指标值,通过自动纠正的机制,实现对系统流程各节点参数的优化。3.1.5 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节目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的知识库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控制的监测、分析、反馈和控制的模型,需要基于一套内容丰富完整的知识库,其中应包括:针对不同用途不同等级节目的技术质量指标体系(其中应包含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准入规范);节目技术质量历史数据及节目技术质量问题解决的经验知识。3.2 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节目技术质量的管理措施除使用节目技术质量控制模型对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各节目技术质量影响要点进行监测、分析、反馈和控制外,合理有效的节目技术质量管理措施的制订和落实也是确保系统节目技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措施应从建立节目技术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架构、建立系统化的操作规范、制订体系化的规章制度等三个方面入手。在实际的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中,由节目技术质量组织机构来具体落实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 4 结束语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作为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整个电视台网的内容资源存储再利用的职责。该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控制对确保整个电视台网的节目技术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该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从分析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中影响节目技术质量的因素和要点入手,结合节目技术质量控制模型和节目技术质量管理措施,提出了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节目技术质量控制的完整体系。除此方法和管理体系外,还应运用相应的节目技术质量评估方法对节目技术控制体系达到的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该系统的节目技术质量达到应用要求,为保证电视台整体的节目技术质量把好关键一环。 编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评论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