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奖
文章作者: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21/12/30-04:43 阅读:
loading...
王良鸣 符慧君
(上海广播电视台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摘 要]
节目信息应用平台是上海广播电视台(SMG)媒体内容资源的综合信息门户。平台建成后,实现了SMG内包括广播、电视、文稿、图书、图片在内的13套系统的内容资源一站式检索、调用,有效地解决了异构内容资源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了内容资源使用率;同时建设媒资百科等功能,使得碎片化的节目资源能够得到聚合,提升了节目制作的效率。本文将着重描述SMG节目信息应用平台的设计及实现过程,以期能对存在信息化过度,亟需整合需求的传媒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 广播电视 媒体内容资源 整合 信息化 1 引言伴随着SMG各历史阶段的发展需要,10多年来,SMG陆续建设了各类包括广播、电视、文稿、图书、图片在内的内容资源系统共计13套。由于各内容资源系统间彼此相对独立,形成了“信息孤岛”,制约了SMG内容资源的统一共享以及节目资料的便捷使用,一定程度上行成了媒体内容资源再利用的盲区。同时过多的信息系统建设,使得SMG从最初的亟需信息化建设的时期进入了信息化过度的时期。正因为这种信息化过度现象的产生,编辑记者经常会发问及抱怨:究竟有多少套内容资源系统可供查阅节目资料?究竟要登录多少套系统后才能查到需要的节目资料?究竟能不能在一个地方一站式查询到所有的节目资料?同时,频道内还经常发生因不了解现存节目资料储备情况而导致重复购买相同资料内容,严重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针对这种过度信息化的状况,SMG于2010年8月起组建节目信息应用平台项目组,研究媒体内容资源整合技术,并随后投入系统的建设,2011年5月,平台成功完成13套系统1000万内容资源元数据的整合,检索中心试运营,10月媒资百科互动社区完成开发,平台正式上线运营。 2 项目建设目标在SMG内,打造一个集合传统媒体资源(片库资源)、数字媒体资源囊括广播、电视、文稿、图书、图片的全内容资源平台。本项目的意义可归纳为三点,即整合、共享和应用。
- 整合:实现包括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节目信息管理系统(片库系统)在内的13套系统的数据整合;
- 共享:打破各系统互相独立所形成的“信息孤岛”状态,使得SMG内容资源在全台范围有效共享;
- 应用:在实现整合、共享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平台全内容资源的特性,开创新型服务模式,最大化节目资料的应用价值。
3 项目难点3.1 建设方案的选择本项目的第一个难点是系统建设方案的选择。可选择方案分为如下两种:方案一:推倒重建完全放弃现有在用的13套内容资源系统,重新建设统一管理的内容资源新平台;方案二:构建轻便型内容资源门户保留现有在用的13套内容资源系统为基础系统,在基础系统上层构建统一内容资源门户,即节目信息应用平台,实现对全内容资源的检索、调用及在应用。方案比较:方案一的优点在于能彻底摆脱因信息化过度而带来的系统繁多的问题,便于SMG内容资源的统一管理,但缺点在于需重新制定各类型内容资源(广播、电视、文稿、图书、图片)的元数据定义以及生产管理规范,且系统规模庞大,建设周期漫长,投入成本极高;方案二的优点在于可利用检索引擎及数据镜像技术,建设内容资源统一检索、调用以及再加工的轻便型门户平台,系统规模小,建设周期较短,且投入成本低,但缺点是仍未改变现有信息系统繁多的问题。3.2 整合系统多且复杂从技术实现角度而言,本项目的难点在于各类型内容资源的信息整合。本项目中,需要被整合的系统多达13套,分散于台内不同部门,物理存储位置不同,采用的数据库系统也不相同。同时,各内容资源类型数据异质异构,缺乏共同性。就算同种资源类型中,也因不同时期不同标准编目规范,造成数据结构差异。此外,13套系统开发厂商不尽相同,且未提供对外数据接口,同时部分系统缺乏数字字典,数据解读复杂度高。 4 系统技术实现4.1 建设方案的分析与确定综合分析SMG内容资源生产、管理现状及用户使用需求,项目组发现全台虽存在13套内容资源系统,但在实际节目生产过程中,作为内容产生的入口,各频道、频率仅会使用到与之相关的一至二套系统。以电视新闻中心为例,仅使用新闻文稿或新闻媒资系统进行节目素材或成品的输入。然而,在内容资源的再使用过程中,却会检索及调用来自财经、体育、娱乐等等其它板块中视频资源,甚至还会检索广播音频、图片、图书系统中的相关资源作为视频内容的补充。由此可知,在整个SMG内容资源的生产、存储以及再利用体系中,系统入口集中单一,但出口却分散繁多,因此只需对系统出口进行整合,即可实现项目目标。综上判断,采用方案二相比方案一更为适合。方案二并不会造成内容资源信息化的进一步过度,相反,方案二从系统出口处提供了编辑记者一个统一的内容资源检索、调用平台,能够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且系统复杂度相对较低,建设周期短,投资成本小,相对方案一,更为切实可行。4.2 系统构架根据项目建设目标以及建设方案二,可确定如下系统构架:
基础内容资源层:由各电视媒资系统、广播媒资系统、节目信息管理系统(片库)、各文稿系统、图书系统、图片系统组成;数据采集转换层:实时获取基础内容资源层各系统中新增、更新、删除的内容资源信息,并将其数据转换后,复制入数据镜像中心;内容资源门户层:由内容资源统一检索中心、媒资百科互动社区组成,提供用户一站式全资源检索、调用,并提供用户节目资源再开发服务。4.3 数据整合的实现
1)源数据库分析分析基础内容资源层各系统的数据库系统品牌、版本,同时确定各系统中内容资源编目信息表的结构及各字段信息的含义。
2)构建数据镜像中心根据检索引擎检索技术特点,创建包括内容资源元数据信息、摘要信息、权限信息等等数据表,组成数据镜像中心;
3)数据映射逻辑的制定将源数据库中需要被全文检索引擎检索的编目信息同数据镜像中心中的元数据信息表一一对应。同时,映射相关权限等维护信息,以便门户进行使用权限、系统权限的继承管理。
4)数据采集、转换、复制在源数据库上根据源数据分析结果部署高效可靠的数据采集器,并根据数据映射逻辑,实时进行数据采集、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据复制入数据镜像中心。4.4 系统功能建设完成后的节目信息应用平台主要包含如下功能:
1)检索中心在检索中心,用户可一站式检索来自台内13套内容资源系统的包含广播、电视、文稿、图书、图片在内的全媒体内容资源。同时,还可同百度、谷歌进行对比检索。此外,检索中心还提供全文检索、分词检索、拼音检索、上下文关联检索等多种检索手段,并可对检索结果进行自动聚类、检索行为分析,并形成数据统计。在检索结果中,用户能够对已数字化视、音频节目的低码流版本进行在线观看或收听,同时可以具体查看资源的详细编目信息以及版权信息。对于用户感兴趣的资源,平台提供收藏夹功能,同时对于用户切实想要使用的资源,提供调用、借用申请服务。已数字化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源,在调用申请被审批通过后,将自动进入非线性制作系统,用于节目的创作;非数字化的传统载体资源(磁带、图书),在借用申请被审批通过后,用户可前往相关片库、资料室借阅。
2)媒资百科互动社区媒资百科是节目信息应用平台除了一站式检索中心外的第二大亮点功能。如果说检索中心是提供了节目内容资源海量搜索的功能,那么媒资百科则是对于碎片化的素材资料加工汇总,形成传媒内容知识体系的工具。媒资百科的核心是百科词条的建设,台内用户人人可以参与百科的建设。通过对于词条的创建、修改、更新、查阅以及评论交流等功能,形成一个媒资百科的互动社区。通过集体力量创建国内第一个传媒人自己的知识百科大全。 5 应用成果节目信息应用平台上线运营以后,广泛运用于SMG所属每一个频道、频率以及管理部门,彻底解决了因“信息孤岛”而产生内容资源共享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度信息化状况。截至文本完成为止,平台共能一站式检索到1100万条专业媒体内容资源。同时,媒资百科互动社区的建立,激发了编辑记者的节目创新、创作的热情,上线仅4个月,已累计了近2000个专业主题资料,极好地服务了一线创作。平台日均点击量超过5000余次,访问人数日均超过400名,达到了将平台建设成为SMG内容工作平台的定位。 6 结束语节目信息应用平台的建设,旨在有效改善SMG内容资源的信息共享,促进媒体内容资产的保值、增值,激发节目创作的动力。今后系统还将在跨平台的新媒体发布、电子推送等方面进一步改善,以期为节目创作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1.王良鸣. 《数据整合技术在节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传媒科技. 2008年第11期2.卜静燕、寇佳.《SMG新闻媒资系统设计分析》.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8年第2期
编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评论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