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媒体内容中心创新发展探索

  • 优秀论文奖
  • 文章作者: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21/12/30-04:43 阅读: loading...

    张建生

    (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北京 100036)

    摘要】在解析当前有线电视网络业务发展困局和用户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探索云媒体内容中心业务的创新发展。定义了云媒体内容中心功能架构特点,设计了云媒体内容中心的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阐述了云媒体内容中心商业模式。【关键词】视频媒体内容 云计算  媒体内容中心  内容分发网络 广播电视台数字网络化和有线电视接入网的双向多功能化,为广播电视网络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伴随三网融合进程深入而来的却是日益加剧的生存挑战:有线电视用户流失增多、互联网接入用户增长困难、数据内容传输发展缓慢。作为热爱广播电视网络而辛勤工作十三年的工作者,时时刻刻感受着发展困难的苦恼,分分秒秒体会着生存危机的压迫,不得不思考创新的发展道路,不得不探索突破的创新举措。1 当前广播电视网络业务发展困局和原因分析1.1业务发展困局当前广播电视网络业务发展出现了有线电视用户流失增多、互联网接入用户增长困难、媒体内容传输发展缓慢的困局现象。第一、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出现流失增多趋势。近些年工作在有线电视接入网一线,深刻地体会到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的流失在增多。用户主动报停和申请退网的增多,不再续订的增多,长时间拖欠数字电视收视维护费被关停的增多。另一方面,IPTV和OTT TV用户近年增长迅速。在2013年度内,全国IPTV用户数从2300万户增长超过3000万户,全国OTT TV用户数增长1000万户。第二、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增长困难。近些年,各地有线电视接入网双向网络升级改造工作的力度不断在加大,双向网覆盖率在稳定提高,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却增长缓慢。2010年底时250万户,2012年Q1是470万户,2013年底仍在几百万量级徘徊。相对照,电信网络行业宽带接入用户数迅猛增长。到2013年6月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是1.58亿户,年增长率为20.35%。在2013年的6月到10月间,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数就从9415万户增长到9582万户。第三、广播电视干线网数据内容传输增长缓慢。近年来广播电视干线网数据内容传输业务增长却很缓慢,年增长率低于15%。在2013年度,年增长率更是出现了减小。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传输业务的高速增长,以致数据传输需求增长速度远超过数据网络扩容升级的步伐。蓝讯、网宿和帝联等民营数据传输服务商的数据传输与分发业务也增长迅速,在2013年,蓝汛的股价由2.5美元左右暴涨到16美元以上,网宿的股价由30元暴涨至130元。上述业务发展困局,需要找到其主导作用的重要原因。1.2困局重要原因解析当前广播电视网络业务发展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原因影响重要深远。第一、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流失增多的重要原因主要原因体现在五方面。一是IPTV服务内容和质量得到提高。IPTV在提供的电视频道、互动内容、电视应用和信息服务方面趋于和数字互动电视相媲美,也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电视;二是OTT TV的视频与应用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要;三是移动电视借助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移动终端,适应了当今移动时代发展趋势;四是全业务捆绑营销的巨大冲击。电信运营商凭借IPTV、宽带接入和移动互联网的全业务捆绑营销与套餐打包优惠的行业优势,对市场形成巨大冲击;五是OTT TV的互联网免费模式影响。第二、互联网接入用户增长困难的重要原因经过数字双向化的有线电视双向接入网络,10M/100M bps的接入速率和高质量的线路传输质量,在互联网宽带接入方面具有很好的物理技术基础。但是,由于互联网宽带内容在公共互联网内,有线电视宽带接入需要向电信运营商支付高昂的互联网出口费用,在运营成本上处于绝对劣势。同时,电信运营商对有线电视宽带出口的带宽封杀和服务质量控制,更使有线电视宽带接入举步维艰。第三、媒体内容传输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由于行业受制原因,有线电视网络不但缺乏互联网数据中心内(IDC),而且有线电视网却很难接入到电信网络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内,致使数据传输业务由于缺乏数据内容而发展缓慢。这方面还不如蓝讯、网宿。上述原因解析中,可以看到全业务捆绑营销、互联网宽带出口、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和互联网模式都是有线电视网络当前所缺乏的。广播电视网络要实现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1.3 发展创新、破解困局长期以来,广播电视行业被称为内容拥有者,有着广播电视台、电影厂和相关节目制作机构,有着海量的精彩视频媒体内容资源,有着‘金饭碗’。但是这些海量的媒体内容资源却没有对应的广播电视行业媒体内容中心来承载,造成有线电视宽带出口昂贵和干线数据网络传输缺媒体内容,看人家脸色要饭吃。破解困局和业务发展创新的关键在于数字内容和互联思想,就在于广播电视网络必须具备自己的数字内容资源,必须有自己的数据中心,也即实现‘内容为王’,转变‘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尴尬被动局面。当前广播电视网络业务发展,需要立足广播电视网络行业和‘三网融合’背景,针对市场需求和文化需求,走广播电视网络行业特色的媒体内容产业发展之路。2 用户需求分析正确把握用户市场需求和发展规律,是广播电视网络业务创新的基础。2.1 终端用户需求作为决定市场需求的终端用户群体,越来越知识化、现代化和个性化,‘四屏’(计算机屏、电视机屏、手机屏和移动终端屏)越来越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终端用户对视频媒体内容的核心需求,主要体现在:1)按需观看。能够根据个人的个性爱好和合适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媒体内容。2)跨屏观看。能够根据各人所处环境和身边终端,选择终端设备观看媒体内容。3)少费观看。受互联网免费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大,终端用户趋向于免费和少付费。2.2 视频媒体提供者需求媒体内容提供者趋向于利用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无线高速网,向终端用户提供视频为主的视频媒体内容服务,核心需求体现在:1)按需付费。根据用户规模的需要,来部署服务器、租用机房、租用互联接口,按需要进行付费。2)减小创业成本。视频媒体提供者为开展视频媒体业务,需要配置的IT基础设施费用和网络端口使用费用都是比较大的成本,很希望降低这方面的成本支出。3)视频媒体多格式。目标是通过电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互联网,面向计算机、电视机、手机和移动终端,提供多种格式的视频媒体。4)分布式部署。视频媒体用户的网站门户及其服务器趋向于跨区域化和分布化。2.3 广播电视台需求作为国家主体媒体的广播电视台的主要需求包括:1)综合网络视频业务的传播覆盖效果。包括卫星电视、数字电视、IP电视、移动电视、互联网电视等网络视频业务的用户覆盖率、收视率、互动率。2)多种网络视频播控平台的安全运行。针对不同的网络视频业务,要求包括卫星电视、数字电视、IP电视、移动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播控平台要安全可靠运行。3)网络视频的传输质量和观看质量。要求卫星电视、数字电视、IP电视、移动电视、互联网电视等网络视频的传输和观看都要有质量保障,要求有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其中,OTT电视和智能电视正在成为广播电视台业务发展的重点方向。2.4 广播电视网需求为了更好向终端用户提供视频媒体内容服务,广播电视网络在用户终端数字化、有线网络双向化、接入网络高速化和干线网大容量化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家庭高速无线接入、媒体内容积聚和智能调度分发等工作,其主要需求有:1)‘四屏’宽带接入。在接入用户的家庭网络与热点网络环境中,综合利用有线宽带接入和高速无线接入等手段,向用户的‘四屏’终端设备(电视机、计算机、手机和移动终端)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媒体服务。2)视频媒体运营的绿色环保。广播电视网络希望降低能源消耗,减小运行成本。3)媒体内容高质量传输。作为专业的视频服务网络提供者,高质量视频媒体内容传输是立身之本。4)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充分让网络资源全面向用户提供服务,使网络资源效益最大化,分摊网络基础资源的建设成本。终端用户群体的知识化、个性化、网络化、四屏化,改变了视频媒体的市场需求,一场从被动收看到主动按需观看的转变正在持续地发生着,OTT视频业务将成为网络视频(互动电视、IPTV、移动电视、OTT电视)中成长力最强大的客观需求,这是业务技术市场发展的规律,必须高度重视和适应。3 云媒体内容中心创新紧紧抓住业务市场需求,解放思想,奋勇开拓,创新发展云媒体内容中心业务,将是增强广播电视行业战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功在当代,益在长远!针对业务市场需求,依托广播电视网络资源条件,本文探索了云媒体内容中心解决方案。3.1 定义云媒体内容中心云媒体内容中心(CMCC,Cloud Media Content Center)是面向媒体内容消费者,服务媒体内容提供方(MCP,Media Content Provider)和媒体内容业务网络方(MSP,Media Service Provider),基于云计算技术架构,采用资源虚拟化、自助服务化、调度智能化、安全管理化和节能环保化等新技术,将IT系统、网络系统和基础服务设施融合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通过标准化、模块化、动态弹性部署等部署方式实现对业务服务的快捷响应和按需使用。3.2 分层功能架构3.2.1 云媒体内容采用分层功能架构云媒体内容中心采用基础资源、管理调度平台和应用服务集群的分层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云媒体内容中心基础资源层基础资源层包括基础设施资源、网络设施资源和虚拟资源池三个层次:(1)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由机房基础设施、计算存储设备、网络交换设备和编转码设备等部分组成。其中,机房基础设施主要包含建筑空间、电力系统、空调系统和安防系统等,计算存储设备主要包括计算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和数据系统等部分,网络交换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设备、交换机设备、防火墙设备和防毒墙设备等,编转码设备主要包括编码器设备、解码器、转码器和非线性编辑设备等。(2)网络设施资源网络设施资源是云媒体内容中心之间以及服务用户的广域互联互通端口、内容调度、内容分发的基础资源,主要包括MPLS VPN、OTV直连、SDN连接、CDN分发和DNS调度等(3)虚拟资源池云媒体内容中心采用云计算技术,通过虚拟化分层池化方式,将基础设施资源和网络设施资源创建和整合成多个虚拟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和网络设施资源更高的利用率。这些虚拟资源池主要包括计算资源池、服务器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转码资源池、设施资源池等。云媒体内容中心这种虚拟资源池化方式,有利于动态地实现资源扩展,更好地支持应用服务的弹性,提高效率和使用率。云媒体内容中心管理调度平台层管理调度平台层主要是为应用服务提供云操作、虚拟资源管理、分布式管理、均衡调度管理和内容安全管理等功能,主要包括虚拟资源管理平台、分布式集群管理平台、均衡调度系统平台和媒体内容管理平台等。其中,虚拟资源管理平台主要提供虚拟计算、虚拟存储、虚拟网络等管理功能,分布式集群管理平台主要提供分布式云媒体内容中心的集群管理、并行计算和分布式管理等功能,均衡调度系统平台主要提供分布式云媒体内容中心内外的全局调度、负载均衡和质量可靠性等功能,媒体内容安全管理平台主要提供媒体内容在编码、转码、注入、发送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实现内容安全的可管、可控、可追溯。云媒体内容中心应用服务集群层应用服务集群层是云媒体内容中心提供的面向应用提供商、服务提供商、集团客户和终端用户的多种应用与服务的集成服务功能。3.2.2 虚拟化数据中心特点虚拟化数据中心(VDC,Virtual Data Center)是云媒体内容中心的主要功能和重要优势。VDC是云媒体内容中心发挥云计算特点,利用虚拟化、自动化等关键技术,构建的可伸缩虚拟化基础架构,如图2所示。VDC是云媒体内容中心相较于传统IDC而突出的重要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通过云计算技术,使基础设施服务化;2)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整合,增强了服务能力;3)通过动态资源分配和调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率;4)通过自动化服务运行维护管理能力,降低了运维成本;5)通过更多安全机制和可靠性机制,提高了应用服务安全标准。

    图2 VDC服务

    4 云媒体内容中心服务设计云媒体内容中心是提高广播电视网络未来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其内容聚合任务和内容分发任务,是本文对云媒体内容中心服务设计和盈利模式规划是本文的重点探索关键点。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是云媒体内容中心创新能否实现的关键。4.1 创新定位广播电视网络云媒体内容中心的发展定位是发展视频媒体内容战略核心竞争力,将对广播电视网络的繁荣发展和网络安全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视频媒体内容服务;2)能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台等视频媒体内容的价值;3)能更好地保证网络上视频媒体内容的安全管理;4)能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的产业效益;5)能更好地促进视频媒体内容相关产业发展。4.2 基础服务设计云媒体内容中心探索创新的目标是视频媒体内容聚合和视频媒体内容分发,其基础服务设计为基本服务和扩展服务两大类(参见图1)。其中,基本服务包括设施即服务(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和网络即服务(NaaS, Network as a Service),扩展服务包括平台即服务(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和应用即服务(AaaS, Application as a service)。云媒体内容中心基本服务IaaS和NaaS是云媒体内容中心的基本服务,是广播电视网络进行视频媒体内容聚合与分发的基础。利用IaaS和NaaS按需服务的云计算服务优势,可在视频媒体内容引进、聚合、分发中,有效地减少媒体内容提供商的成本和提高CMCC资源利用率。设施即服务(IaaS)向用户主要提供弹性计算、虚拟存储、虚拟服务器等服务,其主要特点是:1)向用户提供物理或虚拟硬件资源,如主机/存储/网络/磁盘/存储空间等;2)用户不需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只需通过资源申请/租赁即可搭建媒体内容采录系统和播控系统;网络即服务(NaaS)向用户提供内容分发(CDN)、内容智能调度和弹性负载均衡等服务。云媒体内容中心扩展服务主要包括平台即服务(PaaS)和应用即服务(AaaS),是CMCC未来发展的重要服务。4.3 增值服务设计云媒体内容中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之一,就是与时俱进地抓住市场需求特点和变化规律,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高价值增值服务。利用云媒体内容中心的VDC优势,发挥云计算、云存储、云网络技术特点,通过物理资源共享,可为用户量身打造VDC服务,使用户可以随时快速获得所需资源,按需付费。云媒体内容中心的VDC服务,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市场服务规模,提升业务快速部署能力,降低运营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服务和政企数据中心(EDC, Enterprise Date Center)服务是市场需求的重点领域。因此,IDC服务和EDC服务是云媒体内容中心的两项重要增值服务。IDC服务IDC服务是云媒体内容中心面向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等客户群体的细分市场服务,主要服务内容是:1)互联网IT基础设施服务,包括主机托管、带宽出租、虚拟主机、VIP区域出租等;2)互联网网络安全类服务,包括防火墙、入侵防护、流量清洗等;3)互联网应用类服务,包括互联网内容分发(CDN)、网站镜像、缓存加速、负载均衡、云存储、云主机等;EDC服务EDC服务是云媒体内容中心面向政府、集团企业和大型事业等特殊客户群体而量身服务的细分市场服务,主要服务内容是:1)IT基础设施出租服务,包括云主机、云存储、虚拟服务器租用等;2)VIP区域服务,提供高等级机房区域服务;3)定制化网络安全服务,包括入侵防护、流量清洗等;4)综合信息外包服务服务,提供政企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4.4 商业模式设计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是云媒体内容中心能否运营的关键课题。广播电视行业同仁都深知媒体内容中心对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更是关心其盈利能力。面对媒体内容中心的高额物业费用和电力费用,怎样减少运营成本和增加盈利能力是关键。云媒体内容中心在使用绿色节能技术减少了电力消耗的基础上,采用云计算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益,其商业模式如图3所示。向MCP/MSP用户提供IaaS/NaaS的服务收费,是云媒体内容中心的基础收入。向ICP/ISP用户提供的IDC服务收费及向政企用户提供的EDC服务收费,是云媒体内容中心的增值收入。向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商提供媒体内容的互联端口收费是云媒体内容中心的重要收入。向电信网络运营商提供媒体内容的互联端口收费是有潜在增长力的基础收入。

    图3 云媒体内容中心商业模式

    云媒体内容中心在解决了广播电视网络向终端用户提供‘四屏’媒体内容服务的内容后顾之忧的同时,有效地消除了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宽带服务快速发展的出口‘卡脖’之深痛。随着广播电视网络‘四屏’媒体内容服务用户规模的扩大,足以稳定保证云媒体内容中心盈利能力的增长。MCP/MSP用户IaaS/NaaS服务费的基础收入、ICP/ISP用户IDC服务费增值收入和政企用户EDC服务费增值收入再为盈利能力锦上添花。5 总结与展望面向和适应互联网化视频媒体内容市场发展和用户需求变化,云媒体内容中心是打造广播电视网络未来战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之一。云媒体内容中心的创新探索和建设运营,能够聚合海量的视频媒体内容,向广播电视双向宽带网络用户提供丰富的高质量视频媒体内容服务,能够有效地减少广播电视宽带服务的互联网出口成本。分布式部署、融合内容分发、智能调度和弹性负载均衡等技术标准化规范的研究和制定,是云媒体内容中心‘四统一’规划建设与安全运营的关键,需要加大研究推进工作。本文侧重在创新思想和服务设计,功能模块和技术细节没有进行展开论述。在当前困局中寻求出路而探索的情况下,解放思想和顶层设计比技术细节更重要。 参考文献:[1]张建生,有线电视干线网在‘三网融合’中的网络转型和业务创新探索,世界宽带网络,Vol.14(10),2007年10月。[2]张建生,有线电视城域接入网业务发展分析,世界宽带网络,Vol.15(1),2008年1月。[3]康楠,数据中心系统工程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4月。[4]郑叶来等,分布式云数据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作者简介张建生,博士,主要从事国家广播电视干线网络的电视节目传送与数据内容传输工作,多年奋战在省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和多功能化工作一线,是ITU-T SG9的有线宽带家庭网络课题(Q9)报告人。 编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评论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