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面向用户的架构推动新闻传播变革

  • 优秀论文奖
  • 文章作者: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21/12/30-04:43 阅读: loading...

    ——康庆阳(中央电视台,kangxi@cctv.com)

    摘要:通过对信息海量、终端设备暴增和参与者跨界的分析,结合互联网发展对传统媒体和用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用户的架构(UOA)。传统媒体基于面向用户的架构,依靠大数据技术对用户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推动新闻传播的变革。关键词:大数据 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Web 用户 面向用户的架构 UOA

    1 大“爆炸”推动媒体变革

    1.1 信息大“爆炸”

    最近10年来,信息量无论在流量、种类、速度还是活力上都是爆炸式增长。在互联网上每天会发生什么?新浪微博用户发博量超过1亿条,百度大约要处理数十亿次搜索请求,淘宝网站的交易达数千万笔,联通公司的用户上网记录一天达到10TB……所有研究都表明,未来数年数据量会呈现指数增长。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可以预计,大数据时代很快就要来临。

    1.2 终端设备大“爆炸”

    在互联网产生以前,全世界观看电视的用户,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视机这个唯一终端设备来观赏。自从互联网诞生后,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突飞猛进,能观看接收新闻消息和观看视频内容的设备发生了大“爆炸”。在2013年前,网络用户主要通过计算机访问互联网。2013年之后,更多的人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而非个人电脑。2015年,在许多国家移动宽带数据将是有线宽带速度的3-4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硬件技术的进步,访问互联网的设备绝不仅限于计算机、手机、游戏机和个人终端(IPad或者Kindle等),从手表、电视机到衣服,将来一切东西都可能连接至互联网。可以预计,物联网时代不断逼近。

    1.3 参与者大“爆炸”

    据国外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上有53亿多的手机登记用户,人们平均一天将会查看手机150次(79%的美国消费者会使用手机来购物)。工业革命使用机器代替人力,解放了人类的身体;信息技术革命更近了一步,朝解放人类思想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是人们由过去的被动接收进化到了主动选择。而随着社交网络(比如Facebook、微博、微信)的兴起,人们能够主动创造,手中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些用户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自媒体。同时跨界开始流行。进入传媒领域的各种“搅局者”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内容生产商,众多的IT、通信、终端生产商,视频网站,以及很多携带互联网热钱的“大鳄”,新的参与者必然会带来巨大冲击,产生新的商业模式。随着网络技术进步,互联网电视和OTT越来越热,未来逐渐成为主流。视频网站拍,成为新的内容制作者。电影基金投资互联网电影,比如娱乐宝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众筹模式,是用户不但全流程地参与了电影制作和发布过程,还获得不菲的收益:普通网络用户投资影视剧,然后密切关注创作动态,与电影明星互动玩乐,评判电影的导演、演员和剧本,上映时会购票观影并主动分享给周围的亲朋好友,最后获得投资的年化收益。可以预计,传媒将进入战国时代,三网融合由网络融合(第一阶段)经过业务融合(第二阶段)进入人的融合(第三阶段)。

    2 互联网的发展促成受众变身用户

    2.1 Web技术的演进与信息传播

    Web系统是计算机影响人类最深远的表现,其发展可以粗略划分为3个阶段:1 Web1.0时代:信息共享 TCP/IP协议的提出和使用使互联网成为全球性网络,而WWW思想的实现使网络成为大众化媒介。WEB1.0是精英主导的信息发布系统,跟传统媒体: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不同,效率提高了。Web1.0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主要以网站传播(如门户网站)和社区传播(如BBS),特点是精英制造,大众使用,大众只是被动接受的受众,人们只能通过浏览器阅读网页获取信息,或者在BBS上发布信息。2 Web2.0时代:信息共建底层技术的变革(如IPV6、网格技术、P2P)使得Web进化到2.0时代。WEB 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Web2.0时代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步过渡到人脉关系的传播(如博客和微博),特点是大众制造,大众使用,信息传播开始由内容为王向关系为王过渡,个体的社交关系对信息传播途径产生影响。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化网络,人们通过社交网络来消费数字内容、进行沟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微博是典型的Web2.0产品,将即时通信、论坛、博客、社交网络(SNS)融为一体,“移动”和“微”是其主要特征:“移动”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拓展信息发布的时间与空间,“微化”使信息传播进一步呈现出碎片化特征。3 Web3.0时代:私人定制Web2.0的本质就是互动,它让大众更多地参与信息的创造、传播和分享,虽然这个过程是有价值的,但Web2.0没有体现出网络用户的劳动价值。Web3.0是在Web2.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依靠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能够更好地体现网络用户的劳动价值,并且能够实现价值均衡分配的一种互联网体系。Web3.0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而是思想的革新,进而指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互联网发展中由技术创新走向用户理念创新的关键一步。Web3.0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以网络化和个性化为特征,以简洁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互联网信息资讯定制。每个个体对社交关系和信息的管理将不再以地域划分,而以兴趣、语言、主题、职业、专业进行聚集和管理,信息的展现方式是以3D方式呈现。

    2.2 跨终端的移动应用对用户影响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手机为主要代表的移动终端将成为移动用户的依赖,推动信息的碎片化的同时进一步使移动用户的时间碎片化。用户的信息饥渴感在与日俱增,希望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但同时,用户对非关注信息的容忍度却在与日俱减,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如果推送无关的广告信息是他不想要的,用户体验会迅速下降。此外,用户甄别信息能力占比却在与日俱减。基于上述的各种变化和需求,移动应用呈现出如下特点:√ 移动用户需要高效及时的访问信息;√ 交互时间短,中断频率高;√ 许多设备仅支持触摸操作,尽可能减少键盘输入;√ 屏幕空间有限,用户界面(UI)必须简明;√ 应用必须能离线使用;√ 及时数据经常需要确认;√ 安全非常重要;√ 社交化交互。

    3 以用户为中心搭建面向用户的架构(UOA)

    技术的进步将移动用户从受众直接变成了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传统媒体必须意识并适应并利用这种变化。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必须适应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以多元化媒介来承担信息传播的职能。生产、分析、解读数据,探索一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体验的媒体发展之路,将成为媒体竞争的必备技能。技术推动媒体发展朝互联网方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越来越具有个性化趋势。互联网会与其他形式的媒体(如传统媒体)融合,直至各种形式的媒体之间的所有区别都消失,从而使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新闻都将依赖互联网这种内容分发系统,从而推动媒体机构需要建立面向用户的IT架构,以新型个性化推荐模型建立订阅和推荐系统,即在信息海量冗余的情况下,每个人收到的推荐内容完全按照个人喜好和品位:√ 了解用户喜欢什么(财经或者科技),然后新闻传媒机构就推荐什么内容(财经新闻或科技新闻);√ 了解用户的品位(高或低),然后新闻传媒机构就推荐什么内容(高雅深度或低俗浅显);√ 了解用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对不同时间段咨询服务的需求:早晨,人们更愿意接受硬新闻以及跟自己出行和生活有关的服务资讯;中午,人们比较愿意去接受行业新闻或跟工作有关的资讯;晚上,人们更重视休闲娱乐,于是软性信息和节目更加受青睐。所有这些的前提必须是新闻机构所建立的平台通过对用户数据收集、分析、挖掘、追踪等等来了解每一位用户对新闻或信息的真正需求、喜好、品位,然后才能谈个性化内容推荐。

    通过前面对互联网等技术的分析,综合考虑用户地位和角色的变化,建立了面向用户的架构(User-Oriented Architecture,UOA),通过建立数据处理平台将收集到的信息整合起来,分类、分析并预测,然后按照每个用户的需要进行逐一推送,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个性化新闻推荐:

    1、 建立统一的大数据处理平台

    1) 建立新闻线索汇聚系统,实现对新闻线索的汇集、整合,线索的处理、分析,线索的展现和推送;

    2) 对用户的基本数据、调查数据等进行分析处理;

    3) 抽取运行支撑数据、用户的订阅数据和行为数据等进行分析处理;

    4) 整合以上三类分析信息及其他考量,反馈给新闻制作和新闻分发部门。

    2、 基于大数据制作新闻

    1) 根据数据分析平台提供的新闻线索开展新闻的采集、制作;

    2) 根据数据分析平台提供的用户需求,参考用户直接提供的新闻素材,制作用户喜欢的主题新闻;

    3) 将制作的主题新闻传送到新闻分发平台。

    3、 基于大数据发布新闻

    1) 将主题新闻进行编排,通过广播或者推荐方式推送给用户;

    2) 根据用户订阅和检索的数据,以及数据处理平台提供的用户偏好和品位分析结果,将用户感兴趣或者订阅的新闻主题进行组合,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新闻服务;

    3) 通过新闻媒体的门户网站,或者开发APP,或者利用微信平台等社交媒体软件进行新闻发布,容许用户进行转发、评论、点赞并获得积分,收集用户行为习惯和喜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

    4) 可以做进一步的尝试,实现新闻推荐方式的变革:采取新闻(含链接)+网站源方式,如果用户对推荐的新闻感兴趣或者希望进一步跟踪关注,可以通过点击新闻链接进入新闻网站进行深入阅读,如图2所示。

    图2 树状专题新闻

    4 利用UOA的理念和技术推动新闻媒体变革

    在互联网时代,尤其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和新闻制作者的界限正在消弭,传媒机构和其他类型的个人或者组织之间的疆界变得模糊,传统新闻传媒机构面临着文化、战略、组织、流程、信息化、公共关系、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的挑战,同时也迎来重大的转型机遇和飞跃奇迹。如果不能利用UOA的理念和技术去关注用户,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做出预判,传统媒体机构只能沦为新型媒体平台机构的附庸,其衰落不是管理和保护能扭转的。

    技术的进步可以极大地推动媒体的发展,这正是新闻媒体人需要注意的。传统媒体的变革,既是技术问题,也是战略问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媒体变革和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特色(内容制作优势和品牌公信力),走一条符合传播规律(互动)、符合自身实际、符合用户需求的发展之路,即以技术为手段,具备超前的思维,转变观念(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对待用户需求的态度),推动体制和机制变革,让新闻回归用户。

    编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评论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