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思考--微信电视台与云平台应用研究

  • 优秀论文奖
  • 文章作者: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2021/12/30-04:43 阅读: loading...

    许亚辉 冯明耀 杨建国

    (北京市房山区广播电视中心)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融合媒体形势下,区域电视台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增强电视台节目影响力,建设微信电视台的基本思路。同时,对采用云技术实现此类业务的可行性与特点进行了研究与阐述。关键词:电视台、微信公共平台、云计算、公有云

    1 背景

    近年来,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增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2 思路

    传统媒体是以专业媒体机构为中心的单向传播,受众对信息是被动接收模式,而融合媒体则是用户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主动传播。把观众转变为用户,是媒体机构需要树立的新观念。各大省级电视台及其他大型媒体单位,已经通过网络电视台、IPTV、手机电视等模式做过很多有益的尝试,以芒果TV、百事通、华数传媒等为代表。而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兴社会化媒体在近年发展势头更是迅猛, 微博、微信、陌陌此起彼伏。对于房山电视台这样一个区域性媒体,既可以学习传统媒体向融合媒体转型的方式、方法和路径,也可以借鉴新型社会化媒体的成熟平台、技术和产品,稳步向融合媒体机构进行转型。其中,微信电视台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3 微信电视台的业务特点

    作为一个区域媒体单位,要建设新型媒体,实现媒体融合,首先要转变思维,从以媒体机构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而微信公共平台作为新兴的移动社交媒体,天生具备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特点。当然这也要求我们利用各种线上、线下日趋成熟的推广模式和手段,把关心房山地区资讯的用户吸引到我们的公众平台上,完成用户的聚合。有了微信公众号,有了关注房山地区资讯的用户,我们就可以将本地居民关心的时政、民生等新闻以及我们有本地特色的节目通过这个渠道对广大用户进行推送。比起传统电视台基于有线网络的广播模式,这可以更精确的定位受众。进一步的,基于该平台,我们还可以日常线上与用户互动、获取用户对突发新闻的爆料、线上线下结合组织各类活动,更好的为宣传工作和本地用户做好服务。

    4 微信电视台技术实现方案

    针对微信电视台这样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应用需求,传统规划建设的模式很难满足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互联网上成功应用的共同特点是采用“自然生长”的模式,通过快速部署和快速迭代了解用户的反馈,进行迅速的调整。要适应互联网这种快速迭代的业务发展模式,云计算是必然选择。云服务提供可直接使用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服务),使得新业务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上线运行。所以,如果要建设一个微信电视台,采用如图1的微信云平台架构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微信管理发布平台:建设在共有云上,用户通过专线或者互联网对该平台进行操作。对微信素材进行统一管理编辑发布的平台。用户可上传所需发布的素材,并进行拆条、编辑、添加缩略图以及文字信息,最后一键发送至微信,即可将该资源推送至微信公共账号中作为点播的内容来源。· 云播出平台:为用户提供轮播、直播等电视台具备先天优势的节目模式。该平台也部署于公有云上,本地硬件设施投入压缩,再没有传统系统冗长复杂的建设过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业务模式。· 微信账号构建:微信页面是最体现个性化的展现方式,OnAir微信网台提供最酷的直播页面,最炫的点播内容,最精彩的互动体验,让用户边看边聊,边与朋友分享,让用户参与现场,拉近内容与用户距离。

    图1 微信云平台架构

    基于以上思路,如图的微信管理发布平台、轮播平台、直播平台等几大模块均部署在公有云上,而微信公共平台部署在腾讯自有的平台,也等同于一个公有云。所以,在这种模式下,作为用户我们可以享受云技术的相关优势。

    5 公有云与微信电视台

    新媒体、公有云都是较为新兴的事物,但公有云技术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成熟度,而融合媒体业务、技术则由电视台、报社、网站等各种媒体单位通过不同领域的尝试在逐渐发展。这两种模式的结合会带来什么呢?5.1更低廉的成本以往我们要建设一套系统,需要进行一次性的大量投资来采购软、硬件设备,并且在后期仍然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来进行部署和维护。尤其当前各级电视台的技术系统IT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方面的人力资源缺口日益明显。采用公有云技术后,一个系统的绝大部分的资源均采用租赁的方式,按性能收费。以阿里云为例,一台标准的四核16G服务器,存储为1T,用户需要付出每月1108元即可使用,且价格完全公开透明。同时,我们不需要投资用电、空调、机房等基础设施,不需要关心IT系统的运维,不需要为此专门招聘计算机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有效的节省成本。5.2实现系统的快速部署以往建设系统的周期很长,从申请项目预算、技术沟通选型、确认技术方案、履行招投标环节、订货、实施、试运行到正式上线投入使用,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如采用公有云方式,一方面系统内部的部署、搭建、逻辑等基本不需要我们所了解,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黑盒系统,我们只需要关心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这样就大大简化了系统的技术方案探讨事宜;另一方面,没有订货环节,实施环节仅为在云上开通现有服务,可以非常迅速的让业务上线运行。我们的微信电视台在大约1个星期内即可上线开通。5.3强大的资源弹性微信电视台是面向互联网的新媒体业务,视频节目的发布需要占用大量带宽资源、存储和计算资源,而这些都不是我们电视台的优势领域。并且,由于电视台业务对突发事件或者大型活动有天然的倾向性,当出现这些事件时,用户数量可能会在短期内大量增加。这时,公有云可以利用本身资源弹性的,快速复制功能模块,满足业务的短期需求,并按需付费;而这个优势传统的技术系统建设模式是无法提供的。仍然以阿里云为例,类似案例有CCTV5的赛事转播,只有当出现热门赛事时,CCTV5才需要租用服务器进行网络直播,而在淡季时,就可以退掉阿里云服务。所以公有云非常适合微信电视台这种新媒体业务。如果运营效果好,用户及业务日趋增长或有短期突发项目,可以迅速调整资源来支撑业务,或者当短期项目结束后,资源可以被释放。5.4 灵活的业务弹性对于微信电视台这样一个新事物,除了资源需求在不断变化外,对业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以往的传统技术建设模式中,业务需求变换基本就意味着订制研发或重新集成,需要较高的成本与建设周期,这种笨重的方式是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媒体领域的。采用公有云方式,这些问题可以获得极大改进。以微信电视台为例,初期我们可以上线基本的点播业务。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获得人气后,当有重大活动时(如房山旅游文化节),我们可以预先开通直播业务,在旅游节期间针对一些节目、活动进行直播,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旅游节结束后,没有直播需求,即可将该业务关闭。这样,针对业务功能模块也采用租赁模式后,既可以快速上线,也可以按需付费。非常适合于新媒体的运营模式。5.5稳定可靠性的提升过去的系统建设经验告诉我们,系统的稳定可靠需要靠大量的冗余配置来保证,而这会导致系统建设成本的快速上升。如果采用公有云,尤其是国内的几个成熟的云服务提供商如阿里、腾讯、百度等,他们的公有云产品本身就充分考虑了各种冗余架构、备份机制,这些特点都隐含在了提供的服务当中。而即便是在自建系统中,也未必能获得如他们所提供的冗余能力。5.6 网络安全更有保障采用公有云后,网络安全是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往,我们区域电视台建设新媒体系统,最终都是通过防火墙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内部部署网络杀毒软件,资金充裕的可能还有网闸、防毒墙等配置,建设完成后,再派本单位对计算机网络有所了解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日常维护。但事实上,网络安全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大部分的网管人员都不具备系统的网络安全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所以,这样的系统在网络安全方面是很单薄的。现在有了公有云,我们的主要资源、业务均在云上,在办公室中可以仅由一台办公电脑通过互联网或者专线对相关业务在云上进行操作。本地的网络安全问题压缩到办公网、甚至一台电脑的安全问题,安全级别大大降低。而业务系统的网络安全则由公有云的网络安全服务整体解决,而国内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的设备投入、人员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远远超出我们自部署自维护可以达到的安全标准。当然,公有云本身也会成为一个更大的目标,更易被攻击。所以谨慎起见,我们可将微信电视台、网络电视台等非关键业务部署于公有云,而其他业务依然采用自建的形式。

    6 总结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新媒体业务要有新的思路与形式。传统媒体是以专业媒体机构为中心的单向传播,受众对信息是被动接收模式,而融合媒体则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主动传播。把观众转变为用户,是微信公共平台天然的特征,而加入特色电视节目,形成微信电视台,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思路。从技术实现上,微信电视台作为一种新媒体模式,传统规划建设的模式周期长、占用资金大,难以满足要求,需要采用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现业务的快速上线和灵活部署。云是互联网发展的大势所趋,采用云技术作为实现融合媒体的底层支撑是必然选择。云平台所能提供的低成本、免维护、快速部署、业务弹性、资源弹性、可靠性等特点,均能在微信电视台的业务运营中有所助益。同时,也是电视台采用此种模式的试水,可以为未来更好的结合公有云技术,开展其他业务,实现融合媒体建设的长远目标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1 林西克姆(DavidS.Linthicum).云计算与SOA.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2 王易.微信营销与运营 策略、方法、技巧与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编辑: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评论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