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在融媒体传播中的创新应用探究

2023/08/02-16:40 来源:

5G技术在融媒体传播中的创新应用探究

李佳航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二O二台)

【摘  要】5G技术发展转变了融媒体传播格局,为塑造优质内容,实现高度融合传播样态,融媒体也要创新应用5G技术,打造优质产品。文章以融媒体传播中5G技术特征为切入点,阐述5G技术具有通信速度快、网络容量大、通信延迟低的特点,以此为基础,结合5G技术下融媒体传播的变革,提出创新应用措施,从而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传播5G技术  创新应用

1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当坚持移动优先战略,建设移动传播平台,用好、管好社会化、商业化互联网平台,使得主流媒体能够利用移动传播占据舆论引导、文化传承、思想引领的传播制高点。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转变了融媒体生存形态,使得媒体能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多维媒体集群,在制作流程、表现形式方面融合互联网与5G技术,借助5G技术的超低延时、超高速带宽、超大连接特点,实现融媒体传播的创新应用,改变受众交互方式及媒体格局形态。

2  融媒体传播中5G技术特征

5G通信技术定义了超可靠低延时、超大带宽、超大连接三大应用场景,不仅可满足个人通信要求,也考虑了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需求,相比4G,5G无论是时延、峰值速率、海量连接均提升了10倍左右,为社会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融媒体传播中,5G技术特征如下:

2.1  通信速度快

5G技术需依赖数字化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可达10Gbit/s,人们仅需10s左右即可下载高清电影与大体量电影,4G则需要花费十多分钟。此种环境下,满足了大数据量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的需求,能够为融媒体提供多元化、高水准技术支撑。

2.2  网络容量大

在5G时代下,通信网络容纳量为千亿级,有效优化物联网系统,使得融媒体产品生产流程中,各种用于数据传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呈现、运算等软硬件设施均可围绕核心人物联动运作,提高融媒体传播质量及效率。

2.3  通信延迟低

通信速度逐年提高,缩短了发出、接收信息传播耗时,有效处理通信延迟问题,5G技术延迟<1ms,根据融媒体传播追求分秒必争、实时播报而言,具有价值优势。

3  5G技术下融媒体传播的变革

3.1  传播新形态

5G技术超高速带宽为民众带来丰富交互传播,8亿网民手机网民占比超出98%,融媒体必须坚持移动优先,明确移动传播为重点,重新定义媒体传播,丰富媒体内容及形式,为用户带来良好体验。5G相比4G技术带宽速率达到20G,更智能算法与更快的下载速度,为视听数据带来丰富产品形态,使得融媒体传播复杂度、形式及内容解放了受限于短视频、网速的作品,支持应用卫星遥感图与探测器,能够精细底图呈现效果,特别是需要建立实时交互、实时交流的AR、VR,5G速度使其能够广泛用于媒体传播中,虚拟现实已经成为互联网和移动计算机平台入口,有望成为标志性产品。

3.2传播新载体

5G低时延、高可靠特点支持融媒体直播传播,视频与AR、VR的结合,使得移动直播能够成为新的融合传播载体,特别是容错率低、观看人数多、规模大、权威性高的移动直播,对于技术更为依赖,5G的发展有效解决直播卡顿、延迟问题。并且,传播受众也能利用AR、VR结合方式参与互动,某种意义上成为融媒体传播一部分。例如,人民网2018年和歌华有线、腾讯公司成立人民视听公司,以此推出移动直播和“人民视频”短视频,筹备视频聚合平台。5G技术还用于春晚、春运、两会、马拉松等场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19年利用“VR+5G”技术完成春晚VR现场直播;成都马拉松利用AI人脸识别和5G技术识别马拉松参赛运动员,每人均能获得自己的小视频,完成在线实时互动。

3.3  新生产方式

5G技术的应用,能够在1km²和100万终端传感器连接,4G仅能连接10万个,拓宽了网络与终端传感器连接点,使得传感器能够同步采集、处理、传感数据,推动融媒体传播向传感化方向发展。传感器作为人们数据获取新工具,数据可被软件读取进行可视化呈现,以此服务于融媒体,能够对数据全方位捕捉,突破人类局限,从更微观、更广阔的视角观察世界,还能避免捕捉数据误差,产出视觉报告,创新融媒体生产方式。

45G技术在融媒体传播中的创新应用

4.1  创新内容生产

传统媒体内容通常会经过采集、编辑流程,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媒体内容从人工生产转变成及其创造,实现内容生产多样化,节约媒体生产成本。现阶段,多数媒体企业、互联网公司使用机器人写稿,新华社2015年引进快笔机器人编写稿件,机器人能够迅速筛选某类型媒体信息,完成编辑稿件;微软公司也研发小冰机器人,拥有诗词自主创作功能,特别是配合VR、Vlog等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体验。此过程中,人工智能筛选海量信息,可满足多元化用户需求,尤其是爆炸式信息量,使得用户筛选信息、查询信息较为困扰,将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能够对融媒体传播美容合理分配。例如,《纽约时报》的Blossomblot机器人编辑,结合社交网络人们关注的事件开展数据分析,选择恰当推送内容,经过《纽约时报》数据内部统计,可知机器人筛选后文章推送点击率为普通文章38倍;百度将人工智能用于百家号,记录用户数据收集情况,实现垂直刻画;今日头条广告为:你关心的,才是头条,通过数据挖掘,形成信息只能采集与推送。人工智能不仅用于内容生产,交互方面也能为用户提供良好体验,编辑微信助手可根据主题形成模板,支持用户搜集百度、图片等,和用户互相交流,便于用户以语音下达指令,实现便捷操作。

4.2创新交互体验

VR/AR、4K等技术的发函,5G与新技术融合,人们可体验沉浸式新闻,更具交互式体验和身临其境的感觉,使用5G技术不仅改变了4G带宽的制约,还能变革技术创新。例如,5G+人工智能能够为机器人编写多元化数据资料,以往拓展无人机飞行区域,能够收集人类难以轻易获得的海啸、地震等灾难新闻,还能发现新闻线索,为人们呈现精准、即时的新闻报道。还能普及以人为载体传感器设备,便于人们检测身体数据,接收智能算法推荐信息,或是利用智能检索查询信息,筛选不感兴趣信息,实现新闻与受众良好互动;5G+4K+虚拟现实,能够为用户提供沉浸式新闻交互体验,媒体以往传播多为平面信息,受到画面剪裁与摄像机录制制约,有限空间内难以呈现全部画面,利用5G技术即可立体化呈现画面,使得受众浏览新闻时,能够获得丰富感官体验,多角度、全方位看待新闻事件,了解事情真相。通过5G技术推动了融媒体发展,能够营造稳定媒介环境,为普及相关技术提供可能性,还能全方位捕捉、呈现数据,突破人类自身局限性,受众选择感兴趣的传播视角,挖掘事情真相。现阶段,我国积极推进传媒业和5G技术融合,2019年1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光明日报社共同建设智媒技术创新中心;2月和新华网联合建设5G新媒体实验室。未来将会加快媒体和5G技术的融合,转变信息传播方式、生产形势等,肃清网络乱象。

4.3  创新传播模式

新时代下,5G技术和融媒体融合能够创新信息传播模式,打破思维惯性,把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点。在此过程中,融媒体应当搭建多功能、多资源平台,创新传播途径,拓宽服务范围,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建设各种APP。以学习强国理念为例,建设学习强国软件,蕴含丰富学习资源,受众在移动端即可学习共享相关知识,有效推广学习强国理念。媒体还可结合经验技术,搭建数据库,探索线上传播运营模式,改进和创新服务模式,搭建提供查询、交易服务的平台,满足用户线下、线上交流互动需求,使其能够与编者对话。例如,人民出版社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搭建系列资源平台,涵盖万种图书、14个字库、7000多万知识点资源数据库。并且,融媒体的发展也丰富了传播路径,拓宽媒体传播渠道,面对国内涌现的诸多平台,包括抖音、微博、头条等,平台上有诸多视频、新闻内容等,用户不仅可在线观看,还能下载储存。因此,媒体传播中也要融入这些平台,发挥平台优势,为信息传播助力。

4.4创新用户习惯

5G技术不仅转变了传播者工作环境,也为受众提供优质体验,相比4G网络,受限于接收信号端口,超出一定距离和人数会造成网络卡顿、浏览信息不畅,甚至出现无法连接网络、网络拥堵的情况,无法为用户提供良好上网体验。而5G技术则具有低时延特征,端口无论连接人数多,还是浏览诸多视频,均不会发生拥挤情况,以超高速呈现网页内容,缩短等待时长,有效缓解大众在新媒体下焦虑心情,提高传播有效性。并且,5G技术借助大容量传播特点,实现了万物皆媒的效果,人不仅成为传播信息的端口,物业是成为传播端口,连接开放网络,扩大了选择移动端范围,物联网还能连接电脑、手机、智能家居、智能设备等,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信息随时传递,使用者能够随时监控物品,实现跨界融合。融媒体传播本质而言,5G技术不仅改变了传播方式,也转变了用户习惯和思维方式,接入网络设备种类的丰富,使得信号弱、拥堵时间点均不会对用户体验造成影响,用户无需遭受信号约束,即可自由上网。特别是短视频的发展,5G技术使得制作视频的表情包、特效等对下载、上传视频不会延长时间,用户也能选择流畅播放视频,推动了短视频发展,移动端口视频观看即可体验电脑、电视的清晰度,使得诸多网民均采取移动端享受5G的愉悦体验。民众对短视频的关注,使得更多媒体加入其中,央视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入驻短视频平台,推动了融媒体发展。截止2022年1月24日,人民日报抖音粉丝达到1.5亿人;获赞81.7亿;央视新闻抖音粉丝1.3亿人,5969

个作品获赞59.3亿;新华社抖音粉丝4915.6万人,5654个作品获赞10.0亿。可见,面对主流媒体的入驻,短视频生产将更为严格、规范,潜力巨大。

5总结

综上所述,5G技术作为国家未来重点部署领域,为融媒体传播带来新机遇,也为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5G实现了万物互联,带来化解融合,支持产业数字升级,融媒体面对5G技术带来的变革,应当通过创新内容生产、创新交互体验、创新传播模式、创新用户习惯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新闻内容,注重传播时效性,提高融媒体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恋.5G时代主题出版融合发展机遇与创新路径分析[J].出版广角,2021(20):60-62.

[2]刘显荣,卢易.5G+4K+AI技术在智慧广电融媒体建设中的运用实践探究[J].电视技术,2021,45(09):17-20.

[3]张颖.5G时代融媒体报道的直播化趋势浅谈[J].中国传媒科技,2021(08):50-52.

[4]姜翼飞,辛拓.传统纸媒的智能化融媒体传播格局探析——以《广州日报》为例[J].出版广角,2020(21):49-51.

[5]朱玲.“融合+”时代5G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实践——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例[J].山西青年,2020(12):63-65.

[6]房晶露.5G技术下融媒体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创新[J].声屏世界,2020(08):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