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江

2022/10/20-11:10 来源:
  • 李满江.png

  • 个人简介

  • 李满江,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从事中文信息处理专业 30 年,参与 863计划、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等项目 10 余项 , 多个项目鉴定为国际领先,获得教育部、山东省、中国新闻技联、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中国电子学会、潍坊市等奖励证书 20余项,参与 5 项国家标准,获得专利 1 项。

  • 获奖感言

  • 感谢行业领导、专家们的厚爱,感谢对我的激励,我将更尽职尽力地工作,为我国传媒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 专访内容

  • 1. 回顾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 本人自 1992 年参加工作起,一直在华光工作,见证了传媒行业 30 年的巨大变化,体会了传媒行业从技术依赖到内容竞争变化过程。90 年代,刚淘汰铅字,传媒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比较强,技术更新,实现精密照排、彩色激光照排印刷等技术,逐渐数据库采编、网络化排版等进步,逐渐把策采编发流程替代手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此时行业的进步依赖于技术公司的科技攻关,科技公司推动了行业的进步发展。近 10 年来,媒体单位逐渐摆脱了对技术公司的依赖,有实力、有想法的单位开始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按照自身流程需要,打造了自用的业务系统。编辑与程序员携手工作,利用动画等手段,更容易做出吸引人的作品,最大化地体现新闻的内涵。直播、活动等线上线下配合的业务调整频繁,突发的需求增多,要求 App 上必须频繁更新版本,而委托技术公司开发 App 的话,标准研发流程的需求调研、费用核算、研发、测试、培训、施工过程,已经不能满足媒体对App 的要求,比如有些活动线上报名、分享、颁奖等功能,只使用一周后就下架,没有贴身的开发团队而依赖外部技术公司的话,已经阻碍了媒体的优势发挥。因此,传统的技术公司,在基础的、通用的工具、系统、平台的建设上还有稍存的优势,在配合目前媒体增强竞争力上,暴露出了更多的劣势。

  • 30 年来,媒体自身的天然优势也逐渐失去,面对来自自媒体、新媒体的竞争,在主导主流声音上,困难更大。相比 30 年前,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主流媒体不占优势,媒体间为吸引眼球、增加流量,激烈竞争,读者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难度加大。

  • 2. 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 当前媒体融合,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的业务在逐步趋向合并、统一,前端策划、采访的融合容易一些,因为媒体渠道的特点不同,导致中后期的渠道融合难度加大。未来,媒体多样化会更加明显。不同的媒体渠道,稿件可以共享、工具可以通用,但是流程、运营等业务难以合并,不但不会合并,在各自专业上越来越精、相隔越来越远,这符合受众精细划分的发展趋势,这样涵盖的受众才会广,传播力、竞争力才会更强。技术驱动下的媒体融合发展,重要的还是优质的内容,着力打造优质内容,做到内容和技术相互驱动、高度融合。同时要培养懂技术、会内容的复合型人才。

  • 3. 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 展望未来媒体,我认为,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精神消费市场会占据消费市场主导地位,从而各种精神消费媒体得到空前迅速发展。媒体形式随着科技发展和民众的需要在变化,新的媒体形式快速出现并迅速被替代。穿戴设备、人机接口等科技的发展,未来新闻的数据量暴增、传输速度飞升、信息更加完整不失真。新闻制作上,越来越复杂,新闻造假的行为因为难度太高而趋于消失,新闻的制作趋向于原始记录的回放,从而造成媒介的同质化更加严重,人人都是媒体,处处有新闻,人们会更加喜欢有思想深度、有内涵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