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引

2022/10/20-11:09 来源:
  • 罗引.png

  • 个人简介

  • 罗引,博士,正高级工程师。北京中科闻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EO,2015 年至 2019 年任中科院自动化所互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获 2019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牵头研发的“红旗”智媒体操作系统已服务 500家媒体用户单位,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中发表论文 8 篇,申请专利 16 项。

  • 获奖感言

  • 非常感谢评审组,让我有幸获此殊荣,这个奖是给我的,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工作的认可。没有国家的发展,就没有我们持续创新,施展本领的舞台,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与具备先进科技水平的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也鞭策吾辈须继续努力,在媒体科技领域不断探索,继续创新与突破。

  • 专访内容

  • 1. 回顾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展进程中的变化

  • 自 2010 年从事本行业以来,传媒技术发生了深刻变革。有以下几方面:

  • (1)传播形式:垂直传播到融合传播

  • 数字技术大力发展,4G/5G、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设施技术发展,大数据、移动终端和可穿戴式设备的普及,技术与媒体在近 10 年产生了广泛融合,形成了数字化传播技术,衍生出媒体传播的新技术载体,形成了微博、微信、直播等多种形态。

  • (2)内容升级:单模态到多模态

  • 2017 年,随着多个短视频网站横空出世,形成以文本为内容核心转变为视频为内容核心的传播形态。多模态聚合的媒体信息由符号、情绪、情境三维度信息的叠加得以表征。多模态内容的融合、理解和生成成为技术发展的热点,利用机器自动生成视频新闻、利用机器自动讲述新闻,相关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媒体生产效能,提升了受众的信息阅读体验。

  • (3)推送机制:流式推送到喂养式推送

  • 推荐算法颠覆了过去信息流推送 -- 让用户甄别价值信息,转而利用心理学用户画像,主动推送符合用户兴趣信息。传媒从过去的单向广播、双向互动传播演变至推荐式传播。

  • (4)算法革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模型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媒体蓬勃发展,语义分析、关联、理解,知识图谱,知识表达、知识问答和内容生成等媒体业务息息相关的技术需求愈发旺盛。深度学习、预训练大模型技术随着GPU 算力的不断提升而实现广泛应用,不断改变已有的媒体业务形态和用户体验。

  • 2. 对当下媒体融合进程中的一些技术思考和建议

  • 需要更多快捷、融合、多样化的媒体融合产品。产品要具备以下特点:从传播内容上,能承载核心业务,更加贴近民众生活和服务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从传播形态上,不是单一模态,而是多模态融合的;从传播方式上,除了已有的传统媒体发布外,还应能在移动终端上方面快捷地获取。

  • 需要更多围绕媒体核心产品衍生新的传播方式升级。打造“融媒体中心”,实现资源统筹,流程再造。实现媒体传播创新组织架构、用人机制、管理体制、考核机制,使得生产要素产生新的活力,全面调动媒体从业者积极性。

  • 积极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媒体传播方面的应用场景。虚拟现实是未来媒体信息体验升级的必然之路,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已有多年技术储备,应针对媒体传播需求系统研究新型信息交互、沉浸式媒体生成等关键技术,开发低成本、高性能、适人化、易使用的普适型硬件设备,建立核心软件平台,推动产业化并形成新型媒体传播产业模式。

  • 3. 畅想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

  • 站在历史革新的关键期推动媒体发展,需把握好以下几大趋势:

  • 从媒体技术基础设施层面,国家推动新基建将进一步降低媒体综合应用建设成本,新媒体场景、平台的建设成本将更加低廉,人们将更加专注在媒体产品的多样性与创新性。新基建在不同产业的应用也将倒逼媒体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转型,需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新产品和新业态。

  • 从平台创新层面,未来媒体平台将呈多元混态。平台将进一步降低技术应用门槛,下一代创新平台需要重点解决如何让数字空间的内容走到现实世界并融为一体的问题,兼具内容创新与交易两种属性的多元混态媒体平台未来更容易走向成功。

  • 从需求供给层面,文化共创时代即将到来。随着未来媒体平台型生态的逐步发展,传统线性的内容文化生产模式和专业传媒机构的供给模式发生改变,生产、分发和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双向互动和开放链接,个体作为文化创意的主力军,使得文化共创时代即将到来。未来媒体市场从单一到跨界重组,未来媒体产品从实体到“数实融合”,未来媒体运营从先产再销到按需生产、定制生产,未来媒体组织从人工为主到人机协同,未来媒体相关采编系统从自建自管到即需即用。

  • 新技术运用层面,云原生将是未来媒体应用实现的基础。在未来媒体应用市场,越来越多的传统应用正在走向云原生。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更稳健高效、更具前瞻性地利用云资源为业务升级赋能。同时,云原生技术的日趋成熟也将对未来媒体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拓展的应用发挥极大的作用。